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400多年的湛江民俗文化—— 傩戏

2011-11-21 16:2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郑锋 陈凯杰 叶碧波

瞧,这位傩戏第45代传承人叶师傅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可谓妙趣横生。

牛角号声威震震。

傩戏面具具有鲜明的人物特征。

这一本本傩戏剧本已有400多年历史,颇具考古价值。

傩戏道具传承至今很是考究。

傩戏是集祭祀、戏曲、舞蹈、绝技、巫术、击乐、雕刻、美术等于一体的传统文化表演形式,是在傩祭、傩舞、傩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廉江石角傩戏”是迄今为止广东地区发现的唯一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傩戏,它主要流传于廉江石角镇及周边以讲“亻厓话”为主的12个乡镇和广西的陆川、博白等县及毗邻的化州平定、合江、中垌、兰山等乡镇。其辐射范围3800平方公里,约500万人口,至今巳有400多年历史,45代传人。

记者在廉江市文化馆的负责人带领下,来到廉江市石角镇石角傩戏艺术团,找到了“廉江石角傩戏”的传承人。“廉江石角傩戏”具备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台本、唱词、面具、道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特征,丰富的人物形象;以“文坛”、“武坛”、“文武坛”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人、鬼、神同台表演。表演者一般4到6人,多时10余人,表演主要以摇头、拧身、蹲颤、、绕腕、踏步、窜跳为基本动作,配以大鼓、扣十锣、小锣、大钹、唢呐、牛角号、木鱼等器乐,表演气氛或高亢、雄壮,或沉闷、愤懑。

廉江石角傩戏艺术团至今保存9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傩戏面具和100多种傩戏剧本,剧本内容多是驱邪逐疫,造福人间,也有歌唱英雄人物、才子佳人或反映民间生活趣事的,题材十分丰富有趣。其中以《保福》、《解冤》、《闹元宵》等最具代表性。

“廉江石角傩戏”风格古朴、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俗特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古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戏曲和舞蹈的活化石,是最具生命力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2011年11月,“廉江石角傩戏”被公示成为第四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 “湛江湾1号”公众开放日再加场!
  • 中法画家携手描绘“鲜美湛江”
  • 萌娃看全运,散打擂台边的别样亲子课
  • 湛江开展 “绿色办赛十五运 垃圾分类我先行”宣传活动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