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雕塑家简向东:不离不弃湛江情

2011-12-02 09: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许晶盈

简向东为作品《发烧的地球》补充插上体温计。

雕塑人像额头的每一条皱纹都十分逼真。

 

走进简向东的工作园,仿佛走进一个雕塑的世界:从反映农民辛勤劳动的《粒粒皆辛苦》,到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水车》,泥塑人物嘴角的每一丝微笑、额头的每一条皱纹莫不精致灵动。

热衷民俗和乡土风情

作为一名本土雕塑家,简向东作品的内容大都取材于本土。

“我尤其喜爱历史类题材,那种沧桑和厚重震撼着我的心灵。”简向东说。伫立在寸金桥公园的抗法英雄雕塑、遂溪黄略抗法纪念碑和纪念像是出于他之手。除了历史雕塑外,简向东还热衷于制作当地历史人物,如状元林召棠、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吴川塘缀抗日将军张炎,清官陈瑸等,此外,我市各地的民间艺术、民俗民艺,如吴川的飘色、遂溪的醒狮、东海岛人龙舞等,也常常成为简向东雕塑作品的内容之一。

谈到简向东的人龙舞作品,最出名的恐怕是《人龙舞动2008》。为了做好这件作品,简向东不断翻看电视影像,寻找有关人龙舞的文字描述,还亲自到当地感受真正的人龙舞,经过仔细斟酌和耐心思量,终于用创造出《人龙舞动2008》这件木雕作品。2008年,《人龙舞动2008》第一次入选国际双年展(第三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次年更入选中法文化年的作品展并赴巴黎和法兰克福展览,为湛江雕塑史增添华丽的一笔。

三度放弃外出发展机会

与一些出名就想离开故土外出发展的艺术家不同,简向东对故土的留恋,让他放弃了三次外出发展的机会。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珠海市博物馆到湛江“挖角”,对方承诺如果简向东到珠海发展,便赠予他一套干部房。“艺术家离不开母土,”简向东说,“外地的条件虽然优越,但总不及我脚下这片红土地来得亲切。”

第二次是1991年,在为广州东方乐园制作了百座历史人物塑像后,中国文联的专家学者“相中”了简向东,邀请他到广东省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任职,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简向东又一次婉拒了他们的请求。面对旁人的议论纷纷,简向东至今仍无半分后悔,“对于我来说,留在熟悉的地方,方能酝酿出更高的艺术。”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成立了一个下属机构——民间艺术发展中心,协会的专家和学者打算抽调简向东去该发展中心任职,不料简向东再一次婉拒,“艺术家不能脱离他的根基,对于我来说,家乡就是我的根,哪怕这里的生活条件再艰苦,也无法让我割舍。”

简向东的举动在许多人得眼中离奇得不可思议,但他那坚定留守的信念始终不为金钱、名誉所动,他坦言,至今自己仍不感后悔。他的雕塑作品在全国赫赫有名,然而他的心却始终在红土地不曾离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 “湛江湾1号”公众开放日再加场!
  • 中法画家携手描绘“鲜美湛江”
  • 萌娃看全运,散打擂台边的别样亲子课
  • 湛江开展 “绿色办赛十五运 垃圾分类我先行”宣传活动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