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本报第2版刊登《78项创卫指标中尚有23项未达标,湛江离全国卫生城市有多远?》,里面提到我市“创卫”难点之一是“中小学健康知识教育缺失”,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市教育局召开“市辖区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要求:学校要大力鼓动师生和家长“创卫”工作热情,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教育师生从我做起,自觉搞好学校教学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宿舍卫生和厕所卫生;科学宣传肠道寄生虫、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使学生自觉参与肠道寄生虫防治,确保蛔虫感染率降到3%以下。
据悉,2011年12月起,市辖区教育系统要全面启动各项“创卫”工作。本月,我市计划对各中小学校6—14岁学生,每年龄组进行抽样监测蛔虫感染率。如监测结果超过3%,市教育局将拟定学生集体驱蛔虫工作申请报市卫生局,市卫生局报市创卫指挥部,由市政府决策并组织专家和安排经费在2012年6月前开展工作,确保蛔虫感染率达3%以下。
同时,学校要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按《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6—7节健康教育课,并利用渗透教学、主题活动等确保每学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少于20个课时。
另外,市教育局已经连续两个学年度开展学校食堂卫生和管理工作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食堂动态档案”管理,完善了采购台账和留样制度,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常态化。目前,全市258间学校食堂中的249间已经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剩余9间学校的食堂正力争在2011年底取得许可证;同时继续加强校长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