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12月11日上午,湛师太阳谷文学社与人文院学术调研部在榕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题为“网络时代下的新写作与新阅读”讲座,主讲人为湛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海涛教授。出席本次讲座的有人文学院党委谢应明书记、冯基聪副书记,太阳谷文学社指导老师史习斌,新闻系赵敏老师及众多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
在讲座上,刘教授抛开了传统的讲演形式,用创新的方式带给现场的老师同学一场精彩的讲座。首先,刘教授现场调查了同学们使用的网络交流方式,如拥有手机,使用QQ、微博、博客的状况。接着,刘教授就结合自己在网络上写作与阅读的经验,带领现场观众走进网络文学,一起体味网络给我们写作与阅读带来的新乐趣。

刘教授认为,在网络时代之下,微博提供的艺术平台给写作与阅读带来一个新的转型契机。微博,既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又拥有超文本的链接和图像、文字、音乐的混合式表达,并能快捷发布,这些特点增强了人们写作与阅读的乐趣。微博的随写随传、随传随发,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鼓励。同时,微博的时效性、新闻性、日常性等,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推荐了几位名人的微博后,刘教授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几条主题微博《龙虎山的猴趣》及《“携手30年,真情一辈子”茶话会细节》,其间穿插的背后故事在刘教授的讲解下妙趣横生,幽默有趣的微博例子令人回味无穷。然后刘教授就微博“写作语言的提炼与表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认为微博是“语录体文学”,主要有4种基本的话语语流展开模式:递进式,又分客体自在的顺序和主体感知的顺序;邻近性组合;比兴性铺排;总分式阐释。微博“写作语言的提炼与表达”每种模式都被刘教授举例子剖析,但他又强调平时发微博不用拘泥于这些模式,只要自己快乐就行,做到快乐写作才是终极目的。
接下来,刘教授还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网络上的阅读。他向现场观众推荐了网络小说《当官也是技术活;二号首长》,并认为巧用网络,我们的阅读量会大大增加。近段时间比较火热的九分钟电影(即微电影)也受到刘教授的青睐,刘教授就强烈推荐《旷世之恋》,《寻找巴金的黛莉》等微电影,他认为微电影是很好的艺术形式,短小精悍信息集中,可作为以后课堂上的教材。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出心中的疑惑,刘教授在答现场观众的问题时说,不能说哪种形式的写作与阅读才是好的,只是网络的出现创新了写作与阅读形式。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写作与阅读的感觉,发挥写作个性,提高写作质量。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写作与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快乐,体验母语写作与阅读的快乐。
链接:刘海涛教授,现任湛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长期以来致力于微型小说理论、写作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主持并完成省厅及市重点社科项目4项。主持过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子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广东省"151工程项目"等三个科研项目。曾在海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有研究成果被译成日文在日本报刊连载。在海内外出版专著10部。 主编教材和论文集6部。现为广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湛江散文诗学会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1993年分别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高师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三等奖,1995年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和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1998年荣获湛江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