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鼓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早在 2006 年,国家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各地学校也在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建设。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单一的物质建设,而一些乡镇的中小学校就更不用说,它们的校园文化缺少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保障,未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 重环境建设也要重精神塑造
走进许多学校,我们都能够看到教学楼上镶嵌着“团结、文明、求实、奋进”的标语;路边的花园草坪中,立着“爱护花草树木”等警示牌……这些千篇一律的环境建设固然能够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然而,这种校园文化缺少对校园特色内涵的挖掘,等同于校园环境的美化。
“ 纵观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学校将经费用于物质建设上,如张贴标语、校训等,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围绕学生开展……”廉江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长认为,目前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只注重标语、布置等物质性的东西,而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挖。

● 借助外力,活跃校园文化
在革命老区廉江市新民镇新民圩,有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新民中学。学校地理位置偏僻,无论是学生上学,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样的一所学校,近年来积极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赢得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堪称老区教育的一朵奇葩。究竟这样一所乡镇学校,又是怎样活跃校园文化的呢?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学校利用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的学子三下乡的契机,在今年 7 月 25 晚联合高校学子和本校地学生,举行了一场“星火飞扬,让梦飞翔”的文艺晚会,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将时尚、文明的文化娱乐生活带进了老区学校,校园文化因此而鲜活起来,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的新尝试。
对此,新民中学校长揭育东表示,革命老区办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外来鲜活的文化气息,正是对薄弱的老区教育的一个示范和补充。
● 多管齐下,发展校园文化
新民中学领导班子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栏、展示板、黑板报等文化设施,发挥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每天,学校广播站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不同的广播板块,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广播站每天播送五至六篇的学生习作,不仅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望,同时也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使得同学们在 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普通话水平、交际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室墙壁、走廊上还悬挂着名人名言与画像,鼓舞学生积极向上。墙壁虽无语,但墙上的标语催人奋进;花草虽无声,但它的美丽展示师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成为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载体。
● 树立可学的榜样
该校领导认为,乡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应一味模仿城市学校,而要注重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记者在调查中获悉,新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特别的是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为学生树立可学的楷模,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走在校园的文化长廊里,你可以看到学校老师的“教师风采”;在光荣榜上,你可以看到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各年级、各班也成立 “ 进步之星 ” 、 “ 星光灿烂 ” 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来自廉城的学生肖凯帆, 08 年秋毕业于廉城一所小学,他虽然成绩不好,但酷爱文艺。听说新民中学文化氛围农厚,便转入新民中学就读,并如愿成为学校广播室的成员。在校园文化氛围的浸润下,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今年中考,他以 814 分的成绩考上了廉江中学。
陈广业来自新民镇农村,是师生眼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活跃的文娱分子。学校每个角落的文化设计,都离不开他的付出;学校每次文艺汇演,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学校个团社的活动,都少不了他的参与……沐浴在校园的文化甘露中,陈广业的文艺特长与学习成绩相得益彰。今年中考,他以新民镇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被廉江中学录取,成了新民中学的榜样。
新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赢得了家长们的赞誉。肖凯帆同学的母亲吴春明高兴地说,“肖凯帆由城里学生变成农村学生,我起初心有顾虑,怕农村学校环境不好,他学无所成。没想到,新民中学竟也有自己的一套育人文化,最后孩子还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