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一个暴扣的!”刚看完一场精彩篮球赛的村民似乎还不过瘾,要求队员表演扣篮。
“砰”一个高个运动员飞跃而起将篮球暴扣入篮。
“哇!”村民开心地欢呼,拍掌。
1月30日,东埇村首届“众福杯”篮球赛在村篮球场举行。高水平大型篮球赛吸引了龙头、廉江、北海等地的篮球队参赛,冠军奖金高达1万8千8百元。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就像在家门口看“NBA”一样精彩。当然,作为文化新农村,东埇人的节目远非这些。顺德粤剧团带来的精彩大戏,十分过瘾。此外,还有放烟花、吃年例、点灯等丰富的节目。
龙年春节,对于坡头区龙头镇路西村东埇村民来说,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年。
村民嗜好打球看戏
东埇村是一条人口600多人的自然村,靠近325国道,交通便利,而且与吴川交界,民风淳朴,具有开放精神。以前,东埇是一条穷村,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府的好政策,以及村民积极进取,现在成为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新农村。
村书记陆亚银说,东埇村村民有两大嗜好:打球和看戏。村长陆亚明说,篮球比赛和粤剧大戏一直是村里过年的重头戏。据悉,篮球比赛已经搞了十多年,吸引了村里和外村不少人参赛和观看,最近几年越搞越隆重。特别是在陆亚银等人的赞助下,今年首届“众福杯”篮球赛吸引了不少专业球队参赛。陆亚银称,众福杯篮球赛将一年年搞下去,明年冠军奖金将达38800元。
每年春节,东埇村篮球场便成为最热闹的地方。白天打篮球赛,晚上唱大戏。附近不少村庄都有人赶来看戏,多的时候有几千人,将戏台围了好多层。
粤剧大戏连唱4天
“睇大戏”是东埇村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每年,他们都请来湛江市粤剧团等剧团来登台表演,而且一演就是四天。今年,东涌村花费10多万元请来了顺德市粤剧团前来演出。
据老人介绍,该村一直有唱大戏的传统,至今有几十年历史。以前村里还有一个戏班,每逢春节,吹拉弹唱,丰富村民生活。后来,村里花钱请外面的大戏班来表演,搭建大戏台,而且连续搞几天,让村民过足戏瘾,不仅全村上下乐呵呵,连附近的村民甚至吴川的村民也慕名前来“睇大戏”。
村民说,只要是大戏,大家都喜欢,而且村里老板也乐意赞助。
去年建了40多栋新楼
1月30日下午,记者前往该村采访,看到不少新建楼房。陆亚明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去年建的。他说,去年是该村的“洋楼年”,建了40多栋楼房。
以前村民收入主要靠务农,现在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从商的也不少。也有一些村民是在本村人建的公司上班,如湛江市众福生物科技公司等。每年村集体收入有十多万元。
村民称,东埇村现在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几乎都是3层以上。难能可贵的是,村里没有“私人”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是村里的,每户要建楼,都要报批,由村统一规划楼,所以村里的楼房都很整齐,井然有序。
新修水泥路环村
以前的东埇村,和其他农村一样屋旧路窄,村容村貌十分差。“一到下雨天,泥泞得几乎没路进来。”村民说。自从搞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大为改观。
2004年,村里开始修入村公路。去年,投资180多万元,开始修建环村公路,春节前完工,共长约3公里。现在的道路宽5米多,不但有下水道,还有路灯。村民自豪地说:“我们的道路像城市一样漂亮、方便。”
村长称,其实村事务开支很多都是外出老板赞助的,像陆亚银等,还有位于东埇村的浩堆石场吴日新、杨浪鑫等老板对村里也很照顾,免费提供石仔给村民建房修路。
浩信石场全力扶持新农村建设
记者在东埇村采访发现,提到浩信市场,个个都竖起大拇指,他们不但以这个大石场为傲,还感谢他们这些年都村里事业的支持,对村民的关心。
坡头区浩信石料有限公司实力雄厚,远近闻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石场吴日新、杨浪鑫等老板对村民很照顾。尤其是石场搬迁到东埇村后,对东埇村爱护有加,全力支持该村新农村建设,出钱、出铲车、出钩机等,体现公司和村民的鱼水情。
据悉,2005年起,浩信石场累计给村免费提供石料折款达300万元。村办公楼,尤其是路灯村道,连村民建房的石料,都是石场独家赞助。石场为村安装5公里路灯,建3公里多硬底化村道,让村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此外,石场每年还赞助几万元,关心村里五保户以及老人的生活。五保户每月可以领到200元,60岁以上老人重阳节不但有饭吃,每人还可以领到一个红包。
沼气免费通到全村灶头
最令村民自豪的是——该村2008年便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
2007年,政府补贴12万,剩余的20多万由陆亚银出资,动工开挖一个400立方的沼气池。而且还免费安装管线,让沼气直通灶头。
在陆亚银和陆亚明等的村班子领导的脑海里,东埇村还有很多事要做,目标是建成名副其实的新农村。下一步,将重新做一个戏台和篮球场,继续开挖一个600立方的沼气池,绿化村道,建设村牌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