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诗人流沙河作品《理想》里有节诗: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不同年代里,人民的需求不同,共同的愿望也改变,梦想不一样。对于现代青年来说,他们的梦想是城市。若干年前略有耳闻艺术青年、文学青年的“北漂”。而2月6日《南方日报》南方调查,标题醒目:《他们是“南漂一族”他们为生计发愁 他们仍然在坚守——“地下旅馆”青年的广州梦》。这些连过年仍在拼搏的年轻人,当中有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二代,他们缘何如此依赖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愈加坚实,人们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发生改变,涌向城市的人口不断在增多。在就业包分配的模式下,考上大学是农民子弟的跃龙门的捷径。然而,高考制度改革实行扩招,双向择业刚性转变,就业难摆在众学子面前。因高校专业设置落后于用工市场需求的转变,加上就业指导的暂时性缺位,导致他们毕业等于失业。“出国留学就不回国,进城读书就不回乡”,“宁在城里苦熬,不去乡下领薪”。这些观念作祟,迫使他们加入“南漂族”。农民工二代,缺少一技之长,又不愿意像父辈一样,吃苦力,脚踏实地干活。但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比父辈多,心理需求能融入城市。对家乡农村种种不便不自觉地排斥,回不去了。也不由地加入南漂族。
过去多次听人谈过熊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掰一个往胳膊下夹一个,再掰一个再往胳膊下夹一个,而原先一个自然丢了,还全能不知,掰到头依然仅仅只有一个玉米棒……。这只是一个寓言,讽刺熊瞎子的笨,忙到头依然没有增加多少积累,还是一个劲的忙下去…反过来想,道理很简单。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梦想。人生路曲折而坎坷的,随着年纪的增大,由于这样那样,客观的主观的,智力原因或者非智力因素,造成年幼的理想遭到打击,被搁浅,绝大部分夭折了。人生仓库里堆积的梦想,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额度。何不扔掉那些不切合实际的,于工作无补,于人生无价值意义的,轻装上阵。
“漂族”所要做的,是给一些梦想让路。时不时清理磁盘空间,给软件升级,加防护墙,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