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晚,11点20分,湛江体育中心。来自茂名的张先生,带着一家人走出会场。虽然很拥挤,移动得很慢,但是张先生一点也不烦躁。
“今晚太震撼了,他们很用心组织、准备、演唱。我们终于可以看一场精彩的演唱会了。”他满心欢喜地说。
张先生是张学友等香港艺人的歌迷,也是演唱会的常客,周边城市的演唱会他一般都不会放过。5年前,他也买了谭咏麟演唱会的门票,当他急匆匆地赶来,却被告知演唱会流产,只得气冲冲地离开。当时他几乎失去看演唱会的信心。这次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过来的。
像张先生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湛江不少歌迷都深受5年前“流产事件”伤害。“如果不是看到有关部门组织的认真,以及媒体的报道,让我们恢复信心,我们是不敢买票的。”湛江歌迷李先生的话代表了不少歌迷的心态。
伤痛:5年没大型商业演唱会
湛江等地歌迷的一切伤痛来自2007年的谭咏麟湛江演唱会流产。
2007年12月,深受内地歌迷喜欢的香港乐坛长青树谭咏麟,原定15日晚于湛江举行“不见不散”演唱会,但因谭校长收不到主办单位“尾数”而临时决定取消。
当时,不少歌迷来到体育中心吃了“闭门羹”,歌迷由渴望顿变失望,真的来了个“不见不散”。谭咏麟经纪人公司艺能制作发表声明,澄清演唱会取消全因主办单位违约,谭咏麟对事件深表遗憾。
这次事件给湛江的“名声”造成不良影响,更是让人对湛江演唱会“死心”。从那时起,湛江就几乎没搞过大型的商业演唱会,湛江演出市场阴霾浓浓。
部门:我们盯得很紧很紧
在此次演唱会中,除了公安部门安保出色,还有一个关键部门——市文广新局。
亲身经历谭咏麟、张学友两次演唱会的市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管理科科长余汉元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他认为,今次演唱会是湛江5年来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大型商业演出。
他说:“我们总结了之前谭咏麟事件的教训,在张学友演唱会上从三方面做到了严格把关。首先是程序上,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事;第二是资金上严格把关,确保运作资金到账,资金到位;第三从源头上把关,即严格审查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提高门槛,确保有实力的公司进入湛江市场。”
“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盯得很紧很紧。”余汉元重复了好几遍。
思考:湛江演出市场能否“雄起”?
张学友湛江演唱会的成功举办,能否是一根救命稻草,拯救湛江沉睡已久的演出市场,让湛江演出市场一扫阴霾,就此“雄起”?!
不少人对此比较乐观。
对演出市场经验丰富的骆国和认为,湛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是湛江是粤西乃至北部湾的中心城市,经济基础好,辐射范围大;二是湛江乘借省运会的东风,筹建新的体育中心,能够为大型演出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这是周边城市无法比拟的。
余汉元作为掌管湛江演出市场“命门”的把关人,也对此充满信心。他说:“去年11月11日在体育中心举办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仁海之夜——2011幸福湛江大型演唱会“,是一次成功的‘小试牛刀’,这次张学友演唱会实现了湛江演出市场的复苏。”
据他透露,由于张学友演唱会的成功举办,让不少演出公司恢复了对湛江市场的信心,将有更多的演出公司、明星进入湛江。现在就有一个演出公司在策划8月份在湛江举办一场大型演唱会,目前在前期调研以及洽谈。
然而,作为这次出尽风头的张学友湛江演唱会组委会却没有想象的乐观。据透露,此前,主办方对湛江市场充满信心,但是这次票房没有达到预期,“没有想象中的好,我们在很多城市搞演唱会都是很火爆的,在湛江,市民的激情始终点燃不起来!湛江市民文化消费的意识还很薄弱,没有文化消费的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看,潜力也很大,需要挖掘和培育,路还比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