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乡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湛江新闻网讯:近日下午,笔者在龙头镇水流石村采访了正在该村演出的坡头民间木偶剧团,该木偶戏团没有名字,剧团三个人,班主姓叶,现在已经70多岁了,另外还有二个年约50多岁的姓陈和姓李的演员。
叶班主一边抽着水烟筒,一边和笔者聊了起来。叶班主告诉笔者,他从事木偶剧的表演已经近50年了,这些年一直在乡间行走,把木偶剧送到乡下。木偶剧没有固定的剧本,因为对于他们这些木偶剧表演者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小说和故事,就是他们的剧本。一般木偶剧团有三十二个木偶左右,基本上就够演出了,但一些大型的木偶戏,像《水浒传》之类的就需要更多的木偶。原来三十多个木偶大概需要5000多元,现在比原来便宜了,三十多个木偶3000多元就可以完成。
“这几十年来,在乡间从事表演的团体越来越少了,而且这个行业也没有青年人来学习,我心里总担心,咱们这个行业以后没接班人了。”叶班主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他认为虽然现在的木偶剧团,一年还可以演出一百多场,但却喜欢看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一般都是五十多岁以上的人,一些年轻的人别说学了,连看都不会看一下。
坐在一边的陈师傅也接着说道“虽然现在有些大型团体,但那些大型的团体还是体现不出来咱们这种乡土气息啊,在农村,你就要入乡随俗,针对观众的层次作出相关的表演。”
笔者告诉叶班主及两个木偶演员,现在坡头木偶戏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而且政府方面也非常的重视。叶班主和两个演员听到后,非常的开心,欢慰的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