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大学生回乡创业空间大

2012-04-06 16:1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彦 余彩霞 骆国和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即将又到大四学生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是找份安稳的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抑或是继续留在学校深造……相信很多准毕业大学生都在思量这个问题。

    有些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到珠三角、北京或上海等一线城市去打拼,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会回到二、三线城市就业或自主创业。其中,一部分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他们认为这条路最能体现自我价值。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并不是所有创业梦想都能实现。大学生创业,究竟是“升华人生”还是“瞎折腾”?

    创业成功 大有人在

    “大学生回乡创业,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关键是看有没有决心。”现任一茶业公司的总经理李女士如是说。

    出生于廉江市西北部山区长山镇一个贫困家庭的李女士,9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先分配到湛江三星集团财务科工作,后离开三星公司回家帮助父亲经营管理药业业务。

    “我们家乡的落后面貌和父老乡亲的贫困生活,使我不能忘怀。”2000年初,李女士毅然回到集革命老区、山区、移民区于一体的市、县重点扶贫镇的家乡——长山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奋斗,李女士的公司目前已发展了9个种茶基地,面积达1万多亩,解决了当地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扶持了2910户农户种茶6000多亩,带动群众种茶脱贫奔康。

    当过教师、跑过贸易、当过打工仔……麻章区东岭村人林国君在湛江教师进修学校音乐班毕业两年后,1998年,林国君带着破碎的捞世界美梦,回到家乡帮父亲打理虾场。

    1999年,林国君和父亲在湖光镇开发区建起湛冮最早的罗氏虾苗孵化场。初办时,林国君吃住在虾苗场,以虾苗为伍,从种虾培育、虾卵孵化到幼体培肓、幼虾管理,四处拜师,勤奋实践,终于掌握了虾苗的孵化养殖技术,摸索出一套繁育虾苗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就初见成效。林国君接着扩大繁育规模,把虾苗场扩建成10亩,建养殖池120个。

    在林国君的影响下,1999年毕业于武汉警察学校的大弟林勇君,毅然放弃都市生活,回家乡和其一齐奋斗。2004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本科的小弟林兴君,见到两个大哥干得欢,成效好,拒绝高薪聘请,毫不犹疑也选择回家乡加入到家庭的养虾行列。

    兄弟三人分工合作,林国君负责技术,老二负责营销,老三负责管理。一个本科生、两个中专生的家庭虾苗场,各人根据自已的长处,发挥才干,使虾苗生产节节上升,产品畅销珠三角、山区和水乡地带,还远销到云南西双版纳。据说二手商,还把其虾苗转手销售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看着事业有成的兄弟们,林国君不禁感慨:“如果我们在外打工,恐怕干一辈子也实现不了买车买房的梦想,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回乡创业前途无量。现在的大学生都向往珠三角的闯荡,但我觉得回家乡也一样,只要明确目标和理想,发挥自己的能力,找到创业发展的倾向,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夜行东海岛 看工业“星河”
  • 2025年湛江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 霞山区举办教师人工智能技能提升培训班
  • 坡头区龙头镇山车村民:“如今咱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 徐闻曲界镇:一份倡议书掀起助学兴教捐款热潮
  •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匠心打造乡村振兴新画卷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