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全市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将扩大,每个教师都会有职业道德信誉记录……按照昨天上午通过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湛江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我市将通过9大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湛江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和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实现从教育大市到教育强市、从人力资源大市到人力资源强市的新跨越,进一步奠定和彰显粤西地区教育龙头地位。
学前教育加快普及工程
亮点: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13年每个乡镇建成1所以上中心幼儿园。到2015年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其中农村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亮点:全面取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住宿费,对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义务教育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
严格执行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和商品房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定。力争2015年100%的义务教育学校建成规范化学校。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工程
亮点:适度扩大普通高中学校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推动普通高中逐步向市区、县城和中心聚集;引导学校改变全力应付高考的局面,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扩大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鼓励地方和学校创建特色学校。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试点。鼓励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亮点:到2016年初步建成湛江市职业教育基地,2020年全面建成。到2015年,建成18所以上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10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成2到3个区域性公共实训中心和一批学校实训中心以及企业实训基地。
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工程
亮点:建立有特色的中小学德育体系;探索建立湛江特色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科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艺术特长。
教师队伍优化工程
亮点:建立教师职业道德信誉记录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首要内容。完善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合理交流制度,建立和实施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之间教师交流激励机制,鼓励合格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学校任教。
提高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加大教师公租房和工作用房建设力度。
教育信息化智能工程
亮点:2020年完成全市独立建制中小学校信息化设施的标准化配置。2020年前建成教育质量、师生信息、资源配置等数据监测分析系统。
教育体制创新工程
亮点: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创新。鼓励依托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校企合作。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教育强市强县强镇创建工程
亮点: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争取2015年实现建设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