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瞩目的中国(吴川)第二届月饼文化节将于8月5日至7日在吴川市万和广场举行,本届月饼文化节有什么亮点,展会筹备情况如何,吴川将如何借此做大做强经济蛋糕,推动经济发展?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吴川市人民政府江毅市长。
首届硕果累累
本届更加精彩
湛江日报:江市长您好,吴川前年已经获得“中国月饼之乡”,去年的首届月饼文化节搞得很成功,而听说为办好本届月饼文化节,曹兴书记和您经常召集同志们出谋策划,经常加班加点,能为我们透露些情况吗?
江毅:好的。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将月饼文化节办得更好呢?因为吴川目前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月饼之乡”,我们要打响这个品牌,使人想到月饼就联想到“月饼之乡”——吴川,这是其一;其二,吴川月饼产业有深厚的基础,历史悠久,制饼名师傅大师傅较多,又有不同流派月饼的整合,月饼产业近年来活力很足,竞争力也很足,从本身历史传承和产业基础来看,很有必要举办第二届;其三,为全国月饼企业搭建交流的平台, 我们的月饼文化节,与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主办,起点高、影响大、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通过这个平台,推动吴川月饼产业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湛江日报:去年的首届月饼文化节取得哪些实效?
江毅:去年有200多间企业参展,吴川以月饼为媒,唱了一出经贸好戏,签约68个项目,总投资168亿元。除了月饼、羽绒、塑料鞋、废旧物资等具有吴川特色的产业项目外,还有服装、箱包制作、铜杆铜钱生产、休闲旅游、房地产开发、综合物流投资、机械组装等项目。
湛江日报:本届月饼文化节有哪些活动和亮点?
江毅:本届月饼文化节主要内容有月饼展示及订货会、月饼研讨会、月饼品鉴评比会、文艺晚会以及以月饼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中国烹饪协会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将出席本届月饼文化节。相比首届月饼文化节,今届月饼文化节将增加几方面内容:颁布月饼联盟标准和产地保护标识;出台月饼产业发展规划和月饼食品产业基地规划;依托“中国月饼之乡”品牌,加强月饼文化建设,打造中国月城。
湛江日报:目前相关筹备情况怎么样?
江毅:目前200多个展台已经搭建完毕。在招商方面,由于我们是免费提供展位,面向全国招商,加上有中国烹饪协会、湛江市工商联、湛江市烹饪协会等招商平台,目前已经有包括香港、广州等省内外的月饼企业参展,湛江、吴川等地的大部分月饼企业也已经报名参展。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坚持要办就办到最好。
推动转型升级
筹建中国食品产业基地
湛江日报:吴川月饼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江毅:吴川去年生产月饼产量近万吨,年产值达13亿元,成为吴川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吴川拥有月饼生产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吴川月饼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基础好、有名师制作,融合了各地风格,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从事月饼行业的人士,多年来摸索出月饼用料标准,而这些标准在全国来讲都是非常高的。加上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月饼品牌,在国内行业大赛中屡获殊荣,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湛江日报:吴川正在筹建中国食品产业基地,请问吴川有这个基础吗?
江毅:吴川具有良好的基础。我们的食品工业发展基础好,优势明显。我们的即食海蜇产品占据了香港80%以上的市场,而酒类也有多个响当当的品牌。中国食品产业基地将按照产业园区的规模建设。除了众所周知的月饼产业,还将容纳海产品加工企业、酒类企业。我们将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包括月饼、酒类、茶叶、海产品加工等相关企业,使吴川成为全国月饼生产、研发、包装、原材料供应、配套机械供应、月饼展销综合基地。
筹建中国食品产业基地,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进行资源的整合。我市海滨街道获得了“广东省食品工业镇“的称号,很多食品加工企业都位于该镇。我们这项规划,不仅得到了本地企业的支持,也有包括香港、广州、湛江的企业,以及在外打拼的吴川老板的支持,很多企业已经与我们达成了初步进驻的协议。在进场企业的筛选上,我们要求投资强度每亩要达到80万元以上,环保也要达标,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力争将这个食品产业基地建成国内都有名气。
加强月饼文化建设
打造中国月城
湛江日报:今后,吴川将如何擦亮“中国月饼之乡”的金字招牌?
江毅:中国烹饪协会和上级有关部门对我市月饼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对“中国月饼之乡”这个品牌,我们一定会更加珍惜,进一步擦亮这一金字招牌。具体措施有:一、推出月饼联盟标准和产地保护标识,不断提高吴川月饼质量和品牌;二、每年办好中国月饼文化节,争取把之办成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品牌会展;三、办好中国食品产业基地;四、更好地利用吴川驻外商会的力量,在全国持续推广吴川月饼;五、在做好传统的基础上,在传统基础中加入更多的现代元素,考虑把月饼做到健康化、时尚化、系列化,真正做大做强;六、开发月饼文化创意产业,把月饼生产、食品生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元素更好地融合到一起,依托“中国月饼之乡”品牌,加强月饼文化建设,打造中国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