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很好地形容了每年八月中旬的开学季,如今的大学校门敞开给已属于正直花季的90后。开学报到第一天,沸沸扬扬的学校准有几个关键词属于这一代新生:依赖、叛逆、非主流……这些似乎已经被默认为90后的标签深深地烙印在大学校园里。从温暖的家庭,走向自由独立的大学,新生们有点紧张、有点兴奋。
孩子上大学,父母更心急
“我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多少有点不放心,当然要陪同过来”、“他身上拿着几千块现金学费,大老远的不放心呀”、“湛师这里环境还不错,干脆来这里陪读算了,呵呵”……昨天迎接新生,笔者从与一些陪同来学校报到的家长们的聊天中得知,他们有的来自外省,有的只是广东省内,更有甚者只是湛江市内。很多学生还都是第一次独自出门,他们表示还是家长带着来比较安心。
“今天学校人很多,天气又很热,好在我来帮我女儿排队报名交学费,不然的话就累坏她了”。一个家长汗流浃背地边拖着行李箱边给她女儿排队缴交学费。其实,大学新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的第一关卡就是独立生活,独立生活应该从“自己来”开始。有些老师指出,家长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独立生存,无需过分保护、过分监督,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
大学第一课,学会“自己来”
每年的开学报到现场,都能在忙前忙后的家长群中看到一些轻装上阵、风尘仆仆、从容放松的大学新生的突出影子,成为开学报到现场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线。一个背包、一张薄被、几件衣物,带着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未来的憧憬,他们婉拒父母的同行,把父母家人的期望装入行囊,独自奔向人生的象牙塔。
来自惠州的一名大一新生张俊彬从容地下了长途客车,迎面扑来热情的师兄师姐的迎接,他说:“我好紧张呀,想不到师兄师姐那么热情呀,我都不知所措啦!”在大本营签到完毕之后,随着师兄的带领下他找到了自己的宿舍,自己一个人清理好床铺书桌的卫生。俊彬的其他舍友都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报到,他们也是来自广东的新生,简单地互相认识之后,便结伴到外面的超市买生活用品。
怀揣大学梦,努力展才能
来自黑龙江的春鑫坐了几十小时的火车来到了想象中的南方,她是自己一个人来大学报到的,她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自己一个人闯南走北,无需父母奔波劳碌来陪伴。在火车站出口师兄师姐的热情感动了她,内心充满感激与感恩之情。她素来对南国充满好奇,湛师俨然成为她的第一站。她的选择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她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活跃在社会各层面的第一线。她还主动请教师兄师姐有关新闻专业的知识,让师兄师姐提供一些学习经验作参考,希望让自己尽量快地融入这个新环境、大家庭。
春鑫提前了几天就已经来到学校了,很快就把湛师熟悉起来,新生报到当天,她自己报到完还主动带新来的同班同学们逛校园,宛然一个师姐模样。她开玩笑说:“我提前体验师姐的感受,请叫我师姐呀,哈哈!”快乐的笑声笼罩整个大本营,让整个报到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通讯员/古晓彤 摄影/李晓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