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乃至于养护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市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正步入规范化管理时代,如廉江车板镇、雷州南兴镇、吴川吴阳镇等地的日常公路养护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可喜的变化。
日前,记者直接奔赴养护现场,就农村公路的养护及建设情况进行走访。

现场
专业养护后农村公路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出行更方便畅通
9月8日,记者驱车1个多小时,赶到廉江车板镇,在该镇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农村公路养护现场进行采访。
来到现场已是中午,烈日下,身着统一安全工作服的养护人员还在乡道——车鸡线上忙碌着,除了人力之外,还有铲机、钩机、割草机等一大批机械设备在隆隆作业。
一位路过的当地村民老陈回忆说:“以前这条路没人养护,杂草丛生,都长到路面上来了,甚至比人还高!当时也没有挖路沟、垫路肩,遇到下雨天很容易损坏。”
“确实,过去有路无人养,群众意见很大!”车板镇镇委委员李信华说,自从2011年10月当地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之后,成立了镇农村公路养护中心,由民营企业中标接养,农村公路养护实行公司化管理,农村公路都有了专业护理,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出行更方便、更畅通、更安全,老百姓都很高兴,还专门写了感谢信给镇领导。”
随后,记者来到该镇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参观,看到这里像公司一样规范,《考勤表》、《管养公路示意图》、《路况综合表》、《生产实绩表》、《养护费使用核算情况表》、《机械材料使用情况表》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晴雨表》,详细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对养护工作的影响。
车板镇农村公路养护中心主任曹济棠是搞建筑业的本地老板,他说,光是自己在农村公路养护上投入的机械设备的价值,总共就超过了100万元。
进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在全市展开
个别县(市)“失养”教训引人深思
据湛江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总站站长廖春波介绍,2007年,市交通公路部门根据国务院和省有关文件的要求,经过反复研究和酝酿,拟定了《湛江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县、乡政府以及交通公路部门的具体职责,旨在建立起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机制。
2008年2月,省交通厅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逐步实现 “管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实行工程量清单计量支付管理。2006年梅州市作为全省改革试点单位以“市场化”养护模式开创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先河。
2009年12月,市交通部门下发《关于推行湛江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按原拟定的《湛江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这项工作。2010年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湛江市政府于2010年10月在廉江市青平镇成功召开了湛江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镇现场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廉江、吴川、雷州先后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遂溪县目前也进入全面铺开实施阶段。原本一些动作较慢的各区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坡头区的坡头镇、乾塘镇、南三镇,麻章区的太平镇也按市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
然而,湛江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养护股的龙可明、林继明特别提到,徐闻县的农村公路养护所出现倒退现象令人担忧。刚开始徐闻县地方公路局也积极响应,在短短数月建立符合养护体制改革要求的机制进行养护。该镇公路养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徐闻养护改革带来良好的开端。但由于种种原因,下洋镇的做法得不到维护和推广,一路一挡的建立及日常管理不到位,而且并不接受交通公路部门的检查,所取得的成果眼看就要付诸东流。
至今,徐闻的农村公路养护处于停滞不前和“失养”的状态。目前,乡村道出现大面积的裂缝、杂草丛生、水沟堵塞等现象,得不到及时的养护,不但加速公路的损坏,也影响交通的安全通行。没有了改革,一切都是空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教训足以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