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检验检疫部门在对一批菲律宾产57200吨镍矿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货物夹带树头、树枝、树根和草根等植物检疫物,为严防境外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检验检疫部门已按国家相关规定对该批矿进行了卫生处理,有效维护了我国农、林、牧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矿砂的需求越来越大,湛江口岸进口矿砂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进口矿砂携带植物疫情、土壤及垃圾的风险也日益凸显。如前不久,湛江检验检疫部门在对一批进口铜精矿实施现场检疫时,截获了书虱、双齿土甲和德国小蠊等有害生物,这在湛江口岸尚属首次。近日,湛江检验检疫部门在对一批土耳其产铬精矿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该批货物夹带塑料薄膜等洋垃圾,从进口矿中发现洋垃圾,这在湛江口岸也是第一次。
据调查,进口矿砂携带疫情及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矿砂来源地广,遍布世界各地,其携带的疫情较为多样化;二是部分矿砂为地表矿,当地开采条件较差,并且多为未加工精选的原矿,极易携带植物种子和根茎等检疫物;三是携带植物种子和根茎一般为矿砂中原有或堆存、装运过程混入,不确定性大,进口矿砂又多为散装,国外检疫机构现场查验很难发现疫情;四是国外一些管理混乱的进口矿区甚至在矿中夹带了一些其它废弃物,损害了国家和企业利益甚至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湛江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进口矿产品正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及洋垃圾入侵的一条新途径,决不能掉以轻心。进口企业应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货物入境检验检疫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国外客户,督促其在货物进境前对货物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货物因携带疫情和夹带“洋垃圾”而退运,造成运输成本浪费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在进口矿产品时,检验检疫部门应把好质量关和检疫关,加大对进口矿产品的码头现场检疫和监管力度,加强对进口矿砂堆放场所、运输沿线、冶炼厂周边环境的植物疫情监测,严格做好带有疫情的货物和集装箱的卫生除害处理工作,严防境外有害生物的传入,切实保护好我国的农业生产及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