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现场。摄影/黄海燕 李晓欣
踊跃发言的同学。摄影/黄海燕 李晓欣
与会同学进行发言。摄影/黄海燕 李晓欣
湛江新闻网讯:10月13日晚,由湛师人文学院团委学术调研部主办的以“千言万言,何若莫言”为主题的周末读书会在弘雷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吸引了来自人文学院、法政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同学以及物理学院的一位06级的毕业生参与其中。
瑞典时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曾获2011年的茅盾文学奖。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为“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一夜之间,莫言成为了最热的名词。人文学子亦不甘落后,围绕莫言获诺贝尔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读书会在观看莫言的获奖感言视频中正式拉开帷幕。在主持人对莫言的生平与主要作品作了简单的介绍以后,读书会进入讨论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的内容涵盖了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影响、获奖的原因、莫言的文学创作之路以及文学的意义与传播等方面。针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有的同学认为莫言的获奖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有的同学则相信国内还是存在着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应因为一个国际大奖才把关注的眼光放到文学作品中来,更重要的是延续这种热情,关注本土文学的发展;还有同学提出我们在关注获奖的同时还要进行反思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在高兴过后又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会议更是在两位同学关于华裔法籍作家高行健与莫言两者的比较中达到高潮。会上,主办方还和大家分享了杨澜、朱伟、余秋雨等名人对莫言获诺贝尔奖的看法,更全面地加深了与会同学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会后,笔者采访了在会上积极发言的刘璨硕同学和湛师06届物理学院的毕业生周朱武。两位同学都表示周末读书会这样畅所欲言的形式很值得赞赏,在本次读书会中收益匪浅,有机会的话会常来参加。同时,他们希望读书会的主题能够更鲜明,表现形式能够更新颖并拥有自己的特色。
据悉,下一期的读书会也将继续围绕莫言的作品来展开讨论,相信会有更多的思想交流迸发出火花。
链接: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包括10部长篇小说,近百部中短篇小说,代表作主要有《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