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记著名星腔传人、平喉演唱家包昌平

2012-10-21 16:12 来源: 作者:简珍 劳春林 陈一栋

 
著名星腔传人、平喉演唱家包昌平

    台上俊朗飘逸,唱腔圆润,星味十足;台下温文儒雅,娓娓而谈,平易近人。这就是著名星腔传人、平喉演唱家包昌萍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近日,出身廉江粤剧团的包昌萍专程赶回廉江,为了廉江粤剧团的体制改革和重新崛起四处奔走。记者有幸一睹粤港两地梨园名伶风采,并采访了包昌萍老师。

    日夜苦练

    成就一代名伶

    1982年秋天,遂溪粤剧团巡回演出来到广西合浦站。由于当时剧团中欠缺花旦,便在当地公开招聘花旦。一个年仅15岁、身材高挑、面目清秀的小女孩凭借一曲《平湖秋月》技惊四座,最终被破格吸收入粤剧团,并立即随团巡演。

    她就是包昌萍。因为住在合浦粤剧团对面,包昌萍自小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弹弹唱唱,尤其向往粤剧演员在舞台上的潇洒形象。包昌萍天生一副好歌喉,加上形象大方得体,经常被邀请参加一些业余粤剧表演,在当地小有名气。

    遂溪粤剧团最后一站巡演来到了廉江市安铺镇。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粤剧在当地深受群众欢迎。包昌萍饰演的小角色一登台亮相,就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就是戏行所说的“台缘”。经剧团指导员戚潘国介绍,安铺镇领导带着安铺戏剧学校负责人立即找到了遂溪粤剧团,恳请把包昌萍这块“璞玉”留下来,在戏剧学校里面作进一步“雕塑”。

    一边是赚钱机会,一边是学习机会。包昌萍经过深思熟虑,毅然放弃了眼前的赚钱机会,决定留在安铺戏剧学校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而这一决定,最终成就了一代名伶包昌萍。

    在安铺戏剧学校,包昌萍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文武生花旦“通杀”。包昌萍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刻苦训练,忘我练功,她尤喜唱功,终日曲不离口。每天早上,其他学生还没有起床,她已经到教室开始练舞练唱了;当其他学生训练结束离开之后,她还留在教室里加班加点练习。当时的安铺戏剧学校一般都是白天学习,晚上演出,而且没有暑假寒假,不少学生叫苦连天,但是包昌萍却丝毫没有怨言,因为她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的辛苦必将换来明天的幸福。

    包昌萍在安铺戏剧学校呆了四年。在这四年间,她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舞蹈和唱腔都有了质的提高,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舞台经验。她从那个略显羞涩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落落大方、举止投足之间都带有一种明星味的文武生,每到一处演出,包昌萍的精彩表演都获得了观众的热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则成为了她不断攀登演艺高峰的动力。

    梨园献艺

    蹿红粤港两地

    在安铺戏剧学校学习四年之后,包昌萍打出了名堂,在粤西乃至广西北海等地都享誉盛名。求贤若渴的廉江粤剧团,北海粤剧团和歌舞团都闻名而来,诚邀加盟。一边是培养自己的第二故乡,一边是条件更加优越的地级市粤剧团和歌舞团,包昌萍又一次陷入了艰难抉择之中。

    “是一颗感恩之心使我决定加盟廉江粤剧团的!”二十多年后,包昌萍这样对记者说。“廉江的学校培养了我的演艺,廉江的观众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理应留在廉江,饮水思源,为廉江观众奉献我的演艺。”

    加盟廉江粤剧团之后,包昌萍随团外出巡演,在《劈陵救母》、《征袍还金粉》等剧目中担任主角,一直是剧团的支柱,同时也成为了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每逢演出,观众都蜂拥而至,目睹耳闻包昌萍的绝代风华和圆润唱腔。

    由于演艺高超,包昌萍代表廉江参加湛江市各项曲艺大赛几乎每次都是捧“金奖”,并经常代表湛江市参加省级曲艺大赛。1995年广东省粤曲大赛,包昌萍演唱了原广东音乐曲艺团主要演员、著名星腔演唱家黄少梅的拿手好戏《子建会洛神》,受到了当时担任评委的黄少梅老师的高度赞赏,并收为入室弟子。在黄少梅老师的精心调教下,包昌萍在发口、行腔、节奏驾驭等方面又有了质的提高,深得小明星腔的精髓,演唱功夫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成为星腔传人的佼佼者。

    1996年,香港回归前夕,广东省群众艺术馆和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组织省内曲艺精英,代表广东省去香港巡回演出。包昌萍入选,并与文千岁等香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四天五场演出,包昌萍切身感受到香港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港人对粤剧的热衷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2000年,包昌萍加盟广东音乐曲艺团,与黄俊英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更加频繁在粤港两地巡回演出。2009年,包昌萍考入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深造班,在香港演艺界更加如鱼得水。同年,包昌萍拜国家一级扬琴演奏家汤凯旋为师,学习乐理知识,进一步“充电”。

    多年的艺术生涯,包昌萍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理事;广东省第一、第二届“曲协杯”一等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演员;广东省第二届曲艺大赛金奖(表演类一等奖);广东省首届社团大赛金奖第一名(优秀演员)。

    饮水思源

    奔走剧团改制

    包昌萍虽然一直活跃在广州、香港等地演艺圈,但是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第二故乡,经常代表廉江、湛江参加各类曲艺大赛,为廉江、湛江争得了无数荣誉。

    同时,包昌萍一直关注廉江粤剧事业的发展,积极为廉江培养粤剧人才。同样出身安铺、在廉江文化馆艺术学校毕业的林李冰,是该市粤剧界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包昌萍带着林李冰多次参加省、市大赛,获得多项大奖。在首届广东省曲艺社团演唱大赛上,包昌萍和林里冰所表演的对唱粤曲——《灞陵泣别紫钗人》,一举夺得金奖中的第一名。今年初,包昌萍正式收林李冰为徒弟。

    近日,包昌萍暂停一切演出和授艺活动,放弃赚钱机会,毅然回到廉江,利用自己在粤剧曲艺界的个人魅力和人际关系,为廉江粤剧团的体制改革四处奔走。

    曾经,廉江粤剧团在粤剧界享负盛名,在六十年代,曾两次代表广东省赴越南慰问演出,经常被邀请到珠三角地区和港澳等地演出,深受当地粤剧爱好喜爱。但是,受制于体制约束以及时代变迁,目前粤剧团面临着人才流失、市场萎缩、硬件落后、从业人员待遇偏低等困境。

    正在破浪前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给陷入低谷的廉江粤剧团带来了曙光。 “只要我们利用好这次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从民间引进资本,改善设备;从大中院校引进人才,重组粤剧演艺公司;改变经营模式,走市场化道路。我相信,廉江粤剧团一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包昌萍显得信心十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全红婵“晒”出十五运会照片
  • “警小豚”护航十五运会 湛江公安多维守护赛事平安
  • 万事俱备待开赛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