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恒福糖业:诚信经营成就“甜蜜事业”

2012-10-31 08:5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卢志民

徐闻县恒福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糖厂工人正在进行生产包装。 本报记者 刘冀城 摄

    拥有固定资产2亿元,日榨甘蔗能力4000多吨,年产一级白砂糖4万多吨,年产值超过2.2亿元,生产的“赛古牌” 白砂糖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徐闻县恒福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坚持诚信经营,立足和谐发展,用诚信经营成就了自己的甜蜜事业。

    恒福糖业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夜暴富,一路上凝聚了无数恒福人的勤劳和智慧,也体现了出一个诚信企业生存之道。

    诚信产品:严把质量关生产放心糖

    徐闻县恒福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做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同时,始终坚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这一宗旨, 注重把好原料“龙头关”、生产工艺指标控制关、人才教育关,全方位提高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放心的白砂糖。

    该公司把甘蔗生产视为企业第一车间,每年开春及早动手,为蔗区农户大力推广优良甘蔗品种。农务员还深入到田间地头检查质量,要求农户砍蔗必须做到“六无一见”, 即蔗茎无根、无泥土杂物、无叶、无带“烟斗头”、无一米以下蔗笋、无干枯变质、蔗尾见硬肉。对不合格的甘蔗不予收购,责令农户返工。

    由于措施到位、引导到位、教育到位,该公司形成了重视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企业已取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赛古牌”白砂糖经全国糖业质量检测中心检验,荣获“产品质量优良奖”,品牌被市场广泛认可。

    诚信收蔗: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一直以来,我市糖企沿用政府指导价收购甘蔗,恒福集团在2010年跨2011年榨季率先开展蔗价二次结算,收到良好的效果。据该公司领导介绍,在2010年跨2011年榨季初期,该公司所辖蔗区的一些蔗农推测在榨季尾期糖价看好,蔗价也随之上升。个别蔗农出现了等待观望的思想情绪,砍蔗热情不高。鉴于此,该公司特发通告,本榨季收购甘蔗实行“二次结算”, 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榨季结束后,该公司就从车间、 部办抽调人员将二次结算款284多万元交给辖区8900多户蔗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下桥镇石板村种植大户谭妃柏高兴地说,2010跨2011年榨季,他家种了近70亩甘蔗。虽说甘蔗早已卖出去了,但随着糖价的上涨,糖厂在榨季结束后又给他发了8000多元,恒福糖厂是企业诚信的典范。

    诚信惠农:反哺农业扶持新农村建设

    该公司原料蔗基地辖下桥、和安、新寮、迈陈、角尾、西连等6个乡镇,宜蔗面积30万多亩。但由于近年来蔗价不高,农户种蔗积极性大大减少,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原料蔗生产,使企业能“吃饱”。公司的决策层认为:再苦不能苦百姓,再穷不能穷蔗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蔗区农民发展甘蔗生产,建立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多赢局面。

    据统计, 2011/2012年冬春,徐闻县恒福糖业公司收购并无偿发放种苗1350吨,补贴给农户自留甘蔗种苗款100多万元,贴息调拨肥料674吨,无偿发放扶植薄膜1531公斤,合计无偿扶植资金400多万元。公司一系列的惠农举措,得到了蔗区广大群众的回应,由原来的政府要群众种蔗到现在的我要种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跟着醒狮去旅行”,遂溪在广州向全国发出最“甜”文旅邀请函
  • 2025年湛江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 湛江红树林修复创新模式  解锁生态经济双赢密码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徐闻曲界镇:一份倡议书掀起助学兴教捐款热潮
  • 送展进校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