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六届(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和第十届中国地市报论文(论著)奖评选揭晓,本报共有46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13个,优秀奖2个。
一等奖:系列报道《鹤地水库非法抽沙系列报道》(作者:肖胤 卢志民 麦彩霞 刘兵,编辑:要闻中心),版面类《导读与索引》2011年11月8日(编辑:谢湛高 梁华 龙飞腾),摄影类《千筝齐奏赞金秋(组照)》(作者:李波),论文《湛江报业如何与“狼”共舞》(作者:郑岚岚)。
二等奖:消息《东海岛苦守海岸线喜得“巨无霸”》(作者:黄康生 黎东婵,编辑:贺雷春),《李日荣捐资600万整治河道》(作者:黄康生,编辑:成裴荣 詹亚旺),《吴川10位镇(街)一把手上台述责》(作者:郑时雨 刘兵,编辑:谢湛高 成裴荣 贺雷春),《新鲜:村民打卡上下班》(作者:刘金凤 苗永 詹岗琳 戚照,编辑:谢湛高 梁华);通讯《市长办公桌 直接“摆”军营》(作者:李湘东 肖胤 简陈明,编辑:成裴荣 詹亚旺),《勇搏风浪5小时救出“孤岛”26人》(作者:林小军 许晶盈,编辑:谢湛高 梁华 贺雷春),《一条村庄两年多开支过百万》(作者:钟邦国,编辑:詹亚旺),《“绊脚石”变废为宝走出国门》(作者:麦彩霞,编辑:郑时雨 邓耀瑞),《“兄弟村”路难行 五千百姓喊“苦”》(作者:麦彩霞 邓耀瑞,编辑:郑时雨),《个把小时拉线活 一拖七个月》(作者:吴建韬 林小军,编辑:林小军 吴建韬),《上课姿势最美的老师》(作者:简陈明,编辑:谢湛高 梁华 成裴荣),《全球水产买卖从湛江出发》(作者:陈文富,编辑:贺雷春 梁成福);言论《还军装以应有的尊严》(作者:李湘东,编辑:陈迅 蔡兴争);组合报道《湛江2011·微博辞典》(作者:肖胤 卢志民 麦彩霞 丁乐平 刘稳,编辑:张永幸 龙飞腾);专题《“大耳窿”黑手伸向校园》(作者:林小军 赖寒霜,编辑:贺雷春);文艺特写《在南半岛的最南端》(作者:邓亚明,编辑:邓亚明);摄影《寸金桥下 水中围捕》(作者:殷翊展),《人蛇和谐五载情(组照)》(作者:刘冀城),《安铺:昔日造船为生 如今拆船致富(组照)》(作者:李波 陈雪清);版面《导读与索引》2011年11月9日(编辑:谢湛高 梁华 龙飞腾),《微博》2011年11月8日(编辑:张永幸),《情感》2011年11月10日(编辑:简珍),《体育》2011年12月1日(编辑:徐卫民);美术《那毛角:给我一座“村中城”》 (作者:陈雪清),《“大耳窿”黑手伸向校园》(作者:龙飞腾);论文《打造全新的报纸视觉形象》(作者:陈雪清),《地市报评论版,要让本地言论唱主角》(作者:郑时雨)。
三等奖:消息《“菠萝妹”唱响“好日子” “土地公”演奏“步步高”》(作者:赖寒霜,编辑:梁华),《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昨动工》(作者:邓耀瑞,编辑:梁华 成裴荣 贺雷春),通讯《湛江:全国首创四级述职述廉机制》(作者:刘兵,编辑:郑时雨),《湛江女孩东京从容应对灾情》(作者:郑岚岚,编辑:贺雷春),版面《导读与索引》2011年11月10日(编辑:谢湛高 梁华 龙飞腾),《全球水产买卖从湛江出发》(编辑:贺雷春 梁成福),《评论版》2011年12月30日(编辑:郑时雨),摄影《麒麟村“爬刀梯”:冲剌国家“非遗”(组照)》(作者:殷翊展),《东海渔政怒海救起三渔民》(作者:林石湛),《“鹤鸣安铺,声闻于野”(组照)》(作者:李波),《黄光源在比赛中的英姿》(作者:刘冀城),《贺岁,赛脚下功夫》(作者:李波),论文《“整体与部分”理论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作者:李波)。
优秀标题奖:《“菠萝妹”唱响“好日子” “土地公”演奏“步步高”》 (作者:梁华 赖寒霜,编辑:梁华 赖寒霜),《四足鼎“荔”,谁更够力?》(作者:肖胤,编辑:要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