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11月18日下午,湛江本土诗人戚伟明在湛江往事书吧举行了一场“谈诗歌创作”主题讲座。这次讲座吸引了很多诗歌文学爱好者。戚伟明先生谈到了自己如何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以及诗歌创作需要掌握的技巧,并鼓励在座的年轻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
戚伟明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曾多次入选《诗刊》、《作品》等刊物。本次讲座,戚伟明首先谈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小时候喜欢画画、养鱼、摘花;喜欢逛书店,看电影,听古典西洋音乐。这些爱好为他的诗歌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喜欢一切鲜活的生命,对世界充满着本能的好奇。80年代是现代诗歌的“黄金年代”,戚伟明受到顾城等朦胧派诗人的影响,开始了诗歌创作。
谈到诗歌创作,戚伟明认为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是意象和意境。诗歌应该是含蓄委婉的,不能太过于口语化。诗歌创作虽来源于生活,但它是高于生活的,它是艺术的,诗意的,充满想象的。戚伟明现场展示了自己历年来创作的重要诗歌,并对这些诗歌创作的手法进行了讲解。最后,戚伟明谈到诗歌被边缘化的命运,他说,我始终认为诗歌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诗歌是最后的光,最后的复苏之地,写诗是为了拯救自己。
最后的提问环节,听众们问了很多关于诗歌的问题,戚伟明为大家一一解答。听众中有来自海洋大学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创办了一份独立小报《鸟托帮》,戚伟明看完他们带来的小报样刊,鼓励他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最后,他建议大家,想学习诗歌创作,首先要多读诗歌,要善于观察生活的鲜活细节,多练笔,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