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莘莘学子高考备战的冲刺阶段,温故各学科考试重点之余,透过一系列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无疑是高考成功的另一大法宝。”近日,我市技工教师杨太利撰写的《高考前激励语段》一书获得国家版权局证书,年近五旬的他开心地说:“这本书是给高三考生备考自我激励用的,为他们加油鼓劲,考出好成绩。”

为了实现出书梦想,杨太利用了近十年的光阴。他深情地对本报记者说:“有深圳老板曾出25万元,欲购该书所有版权。我一口拒绝了。我想,送给高三学生的‘备考礼物’,怎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有教育专家就此指出,《高考前激励语段》一书,创造了“二个之首”:该书为全国首创,是教育系统类书籍首创。
缘由
不忍学生高考失利 著书为其加油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一生白费”、“十二年磨剑为上战,六月试锋我不慌张。”这是杨太利《高考前激励语段》书中的其中两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催人向上。而说起创作该书的冲动,还得从一次偶然的机遇说起。
杨太利是位技工教师,在技校任职25年。早在2002年,他在一次负责学校招生工作时,因为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几位高考失利的考生。“他们高考失利的故事让我感触很大,有个学生平时成绩第一,但是上了考场信心不足,最终却败下阵来。之后我也接触了更多的考生,他们失利的故事让我心碎。”
“我也是孩子的父母,我能理解孩子的痛苦。我想能不能帮到他们,给他们的高考出份力,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十二年寒窗有所回报,最终我想到了出这书《高考前激励语段》一书。”
杨太利称,该书的最大特点是结合他本人的亲身观察,与上千个师生交谈的深刻体会。“从采访高三的各科任课老师,了解各科如何备战复习要点。再采访高考考生的各种考试心得,从谈话中总结备考经验。”杨太利称,他把这十年来获取的精华内容都写在了书里面。
本书最细心的是,从考生备考第一天,到上考场最后一天,杨太利都精心为考生写了激励的语段。
过程
过苦日子写书 老婆离婚而去
在杨太利刚想全心投入写该书之时,上天却给了他一个考验。2002年初,双亲不幸病重。“用了大量的积蓄,还是不够医治父母,最后,不得不把买房存款全部拿出来,都花完了。”杨太利骄傲地说,住在一间破烂屋里,没有资金,但我不放弃,仍然坚强自己著书的梦想。
由于把仅有的工资和时间大部分都投入到写书当中,“最后,老婆过不了这样的苦日子,离婚走了,留下子女给我,并让我来承担全部家庭经济,但我仍旧没放弃。”杨太利说。
记得有一年,为了赶在高考考完后采访考生,他冒着烈日开着摩托车从霞山赶到赤坎湛江一中校门口采访考生。“当时回来时候,在半路摩托车轮胎爆炸摔倒,采访稿散落一地,又被风吹到马路中,当时顾不得身上的伤痛,赶忙捡起被风吹散的采访稿。”
由于当时马路车流多,这一捡便是一个多小时。回忆起当年著书的这些辛酸经历,杨太利说:“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享受高考能取得高分的成绩,这点苦不算什么,反而是我最大的快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间,走走停停,弯弯曲曲,杨太利一直这样坚持着,到2011年初,终于完成了整本书的内容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