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rek跟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欧阳泽 摄
2007年,Derek就来到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任教。在湛任教五年多,他觉得中国的教育方式与西方有很多不同,西方的教育注重技能学习和运用,而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近日,Derek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他的教育观。
生活
不要太有优越感,要早点学会独立
Derek认为,中国孩子很不一样。美国的孩子在15岁左右就会做兼职,一边挣钱一边读书,而中国的孩子依然在课堂上学习。有的孩子很有优越感,他总会告诉父母:我想要漂亮的手表、漂亮的衣服和Iphone,让父母满足自己的愿望。其实,中国孩子应该为自己而工作,不要太有优越感,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家长们的心肝宝贝,这样会导致有的家长很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Derek说,西方的孩子很早就学会独立,学会照顾自己,中国的孩子也应该早点学会独立,不要总是依赖父母。
学习
不要为考试而学习,要多学习生活技能
Derek在学校里担任外教,他觉得中国的教育方式与西方有许多不同之处。中国人的思维很敏捷,在数学教学方面,中国教师比外国教师要好,教得很细致。在学习方面,西方的教育注重技能学习,而中国的教育更多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中国孩子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学习气氛很紧张。
“家长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培养。以做早餐为例,中国的孩子有多少人会自己煮早餐?许多家长都是一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孩子吃完后就直接上学。父母强调孩子要认真学习,却忽略了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中国父母应该让孩子有多一点劳动时间,少一点埋头功课,这样孩子可以轻松些。”Derek说。
相处
孩子应该多对父母说“我爱你”
说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处,Derek突然向记者提问:“你会对父母说‘我爱你’吗?”当记者摇头表示否定时,Derek语重心长地说:“父母很疼爱孩子,孩子很有必要对父母说‘我爱你’。”
Derek解释,“我爱你”虽然只是3个字,但说出来的意思就不一样了。父母疼爱孩子,孩子也关心父母,但中国的孩子基本都不会主动告诉父母“我爱你”。“既然心里爱爸妈,为什么就这么难开口呢?心里默默地爱和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Derek现场做示范,他转过身面向妻子,大声地说:“Ling,I love you!(玲,我爱你!)”玲听到后,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你看,这就是效果。只要有爱,那就应该大胆地说出来。”Derek打趣地说,他经常去麦当劳喝咖啡,然后看到男女同学坐在一块。Derek开玩笑地问,“He is your boyfriend ?(他是你的男朋友?)”这时,学生非常紧张地说:“NO,NO,NO。”学生一说完,立即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