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美食文化“申遗”零的突破

2013-02-24 10:3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吴开琪

    日前,我市评选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1个。2013年2月5日-2月19日,湛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外进行了湛江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公示。值得一提的是,6项雷州半岛美食制作(酿造)技艺——吴川市的吴川月饼制作技艺、麻章区的某田艾食品制作技艺、遂溪县的某菜头仔制作技艺、遂溪县的遂溪制糖制作技艺、坡头区的某腊味制作技艺、坡头区的某酒酿造技艺榜上有名,湛江美食文化“申遗”终于实现零的突破!

    虽为“美食之乡”

    过去却没有饮食文化“非遗”

    湛江被外界誉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湛江鸡、湛江海鲜、白斩狗、烂镬炒粉、虾饼、萝卜干等美食,让“吃在湛江”的说法,在海内外越叫越响。

    然而,在关于饮食文化的“非遗”申报上,雷州半岛美食过去竟然长期无人问津,在前三批湛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都是“吃零蛋”!

    相反,记者看到,在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多个地市有饮食文化项目入围,就拿广东来举例,就有潮州的“潮州菜烹饪技艺”、中山的“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肇庆的“肇庆裹蒸制作技艺”、中山的“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揭阳的“普宁豆酱制作技艺”、江门的“新会陈皮制作技艺”、揭阳的“酱油酿造技艺(揭阳酱油酿造技艺)”、河源的“连平客家娘酒酿制技艺”等成功入围“非遗”名录。

    偏偏是湛江——一个有着“美食之乡”美誉的地方,在这方面却是空白!

    如不重视保护

    湛江民间美食“绝活”可能失传

    在湛江已有的入围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要么就是湛江人龙舞、遂溪醒狮等“传统舞蹈”类,要么就是雷州音乐等“传统音乐”类,或者雷剧等“传统戏剧”类、麒麟村爬刀梯等“民俗”类、吴川泥塑等“传统美术”类……而在湛江强项的饮食文化类上,却被忽视了,真是令人叹息!

    湛江文化专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朱卫国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而在湛江,过去很多人只意识到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庆典等文化的重要性,却在烹调、美食传统文化上长期“视而不见”。

    “如果不加以重视、挖掘、归纳、整理和保护,随着岁月流逝,湛江这些民间美食‘绝活’很可能会面临失传的危险!”朱卫国一针见血地指出。

    加大引导支持

    逐级申报省和国家级“非遗”名录

    令人欣慰的是,我市文化部门近年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断加大对湛江美食文化“申遗”工作的扶持。

    2011年5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上,博大精深的湛江美食文化终于“走出深闺”登上大雅之堂,首先出现在了国家级的“文化大舞台”上。

    在政府部门鼓励和支持下,雷州半岛各县(市、区)踊跃提出申报。终于,在2013年2月最新公示的湛江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湛江美食文化以“集团军”形式闪亮登场,总共11个项目的第四批名录中一下子出现了6项雷州半岛美食制作(酿造)技艺。

    2013年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一”,包括建成一条海鲜美食街,开发一系列特色旅游文化商品。朱卫国说:“美食文化是湛江最大的特色之一,希望能借此次湛江美食文化市级‘申遗’成功的契机,呼吁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上继续加大引导、帮助和支持,再接再厉逐级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名录,并鼓励更多的湛江美食文化项目参与进来,使大家越来越重视美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使湛江美食文化‘有名有实’,自成一派,更加扬名于海内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全红婵“晒”出十五运会照片
  • “警小豚”护航十五运会 湛江公安多维守护赛事平安
  • 万事俱备待开赛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