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百余粤剧团齐聚“粤剧之乡” 粤剧演出火爆

2013-02-27 17:46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龙志松

    湛江新闻网讯:春节期间,过百粤剧团活跃在吴川城乡。广东粤剧院一团、广州红豆粤剧团、深圳粤剧团、广州粤剧团等前来争演春班戏,而粤剧名家丁凡、蒋文端、黎骏声、陈韵红、欧凯明,崔玉梅等的倾情献演,更把吴川的春班戏搅得热火朝天。吴川是南派粤剧的发源地,被誉为“粤剧之乡”。南派粤剧是广东西南部的高、雷、廉、琼下四府流行的粤剧流派,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粗犷朴实、勇武刚烈的风格著称,其“吊辫”、“过山”、“吐血”、“三上吊”、“踩跷”、“甩发”、“高台椅功”等南派武功,技巧卓绝,曾代表粤、港、澳粤剧艺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粤剧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川城乡年例期长,演出点多,逢年过节,年例习俗,喜庆佳期,请粤剧唱大戏成为期间最常见最隆重的节目。据统计,仅去年先后有136个文艺团体进入该市城乡售票或包场演出。其中省级团10个,地市级团32个,县级团62个,其他团体32个,节目包括粤剧、轻音乐(歌舞)、杂技、马戏、曲艺等,共演出2371场,其中包场演出1911场,售票演出460场,观众500多万人次。据估算,名剧团演出总收入约850多万元。可以说,吴川市是“两广”粤剧团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和“主战场”。 省外某市粤剧团长说:“我们来广东吴川演一度‘春班戏’,就足够发全团艺员的半年工资了。”在现场采风的香港记者感慨地说:“吴川粤剧,真养活了两广剧团。”

    此外,各乡村还“以戏为媒”,以戏会友,洽谈生意,“戏中求财”。例如,有多人在南海大沥经营金属生意的某彭村,村民老板回村做年例,因在演戏期间与他们签订了一批成交金额相当可观的合同,故而该村连续演“年例戏”,近20年从不间断。该村老板谈起那年的请戏,至今还津津乐道,一脸满足感。

    吴川演出得天时、得地利、更得人和,特别是乘着省委给力“文化强省”这股强劲的东风,加上有吴川驻外十大商会及各路商家的慷慨解囊,无论是演出硬件或软件都具备充足的条件。因此每年来演出的团体越来越多,春、秋班的戏越演越旺。粤剧大佬官罗品超、罗家宝、文千岁和孔雀屏、郑培英、潘楚华、黄学超、黄俊英、杨达等一大批粤剧名伶常应邀前来献艺,在吴川的大舞台上一展风采。值得一提的是,吴川今年上演的反映吴川地方历史题材的南派粤剧《南宋孤鸿》在当地引起轰动,并获得湛江文学精品奖,使吴川粤剧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全红婵“晒”出十五运会照片
  • “警小豚”护航十五运会 湛江公安多维守护赛事平安
  • 万事俱备待开赛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