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育部门发布消息,从2013年起,我市中考体育分值由此前的40分增加到50分;考试项目是200米跑和投掷实心球,考试时间是4月16日——27日。另外,省教育厅通知提出,从2014年起,体育考试必考科目将增设100米游泳,这说明教育部门对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重视,但有不少家长也表示担心:现在的孩子体质较弱,新政出台可能会影响孩子升学。

现象:体质检测多名学生不合格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下课书包父母背,体育活动难坚持,宅在家里不爱动,天气一冷就感冒……这样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有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中,肥胖和超重、视力不良、龋齿患病率都在上升。“现在的学生体质,比前几年下降不少。”市区某学校体育老师显得有点无奈,他说平时的体育课上常有学生表现出不喜欢并害怕长跑的,运动量大一点的运动就说受不了。
“在去年的体质检测中,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有多名学生为不及格。”某中学体育老师张老师说,当了近十年体育老师,明显感受到了学生体质的下降。
原因:学业压力大无暇锻炼
为何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学业压力太大,根本无暇锻炼。
“没办法,学习任务太重了,平时没有时间顾及体育锻炼”。今年,初二学生小诚已经基本告别了自己喜欢的乒乓球运动,“随着年级升高,打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紧凑的学习安排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回家后,还有五六门课的作业要写,一天下来,小诚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有点空闲就想睡觉”。
“锻炼是好事,我也想多打打球,跑跑步,但一大早就要早读,晚上要写作业到很晚才睡觉,真是力不从心啊!据了解,与小诚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近70%的学生在上课日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超过两小时。学业的压力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近70%的毕业班学生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参加课外辅导,平均每人要参加3个辅导班,最多的要参加6个”。
过重的学业负担、过长的学习时间,让青少年远离了阳光和操场。很多人因“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放弃了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
家长:担心新政影响孩子升学
每次考试政策的变革都能引起家长们极大的关注,此次体育成绩分数的提高亦不例外。尤其对于孩子体育成绩不好的家长来说,可谓是一次“地震”。“体育成绩越来越重要了,总分变为50分以后,学生之间体育成绩就会拉大,影响到最后升学。
李女士的孩子目前就读于赤坎某中学,正上初二,体育不是很好。听闻这消息,她有点着急,一直询问记者相关情况。“我也知道,这项举措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身体素质,可我家孩子的这种情况又让我担心,心里很矛盾。”李女士说。政策已定,担心也没有用。李女士计划充分利用暑假、周末时间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体育成绩已经落下,到了初中也没有足够重视,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震惊”,家长们能理解但内心不愿接受,毕竟影响到了孩子升学。
建议:家长多陪孩子室外运动
中考体育加分到底好不好?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分管体育等方面工作的副校长王健认为,此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利大于弊,因为相比较文化科目,体育分数要好拿一些,只要加强锻炼,身体素质好一些的学生都不必担心。对于体育教育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引起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促进教学。“有的小科目,如美术、音乐等在有的学校都不开课,如果像体育这样需要考试,分数也不低的话,学校就一定会重视了。”王校长说。
王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对体育锻炼都明显比往年重视了。学校动员学生下午放学后到运动场锻炼,还积极跟家长沟通,建议双休日带着学生到户外锻炼。“现在天气不热,加强锻炼正是好时机。”
有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陪孩子到室外做做运动。“但是,饭后散散步,或者在运动器材上做做扭腰这样的运动不是真正的运动,这些只能是成年人防止肥胖或慢性病的一种手段。在生长发育中的学生还需要一定量的力量训练,而这正是现在孩子最缺少的。比如,在公园的单杠上,男生可以做做引体向上;在家里,不管男女生都可以举举哑铃;在睡觉前,男生做做俯卧撑,女生做做仰卧起坐,要坚持做,数量可以逐渐增加。
学校方面要利用好课间操、体育课时间,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舒缓压力、增强耐力、锻炼心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