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4.1 对水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工程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机械油污废水经处理用于场地绿化,不外排,以减轻对海域影响。
4.2 对声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在经过居民点路段采取禁鸣、减速等措施后,噪声影响不大。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岸上部分路段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会对道路两侧的居民点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运输车辆的噪声具有瞬时性,且本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在经过居民点路段采取禁鸣、减速等措施后,噪声影响不大。
运行期噪声主要为风机运转噪声和220kV升压站主变噪声。风机机组声功率级96~104dB,经预测计算,距声源250m处,噪声值己衰减至45dB。风电场区域距离海岸陆地较远,风机噪声不会对陆地居民声环境造成影响;220kV升压站均设在海上,考虑距离衰减,升压站噪声也不会对居民声环境造成影响。
4.3 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施工区的空气污染以及运输车辆经过道路时产生的扬尘通过洒水等措施予以减缓,减轻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作业面产生的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少量废气。风电场所在区域无居民区等敏感点,因此施工废气影响较小。位于陆地的集控楼等施工时,其施工区的空气污染以及运输车辆经过道路时产生的扬尘可通过洒水等措施予以减缓,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较小。
4.4 对鸟类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鸟类迁徙过境时的飞行高度约为150~600m,海上风电场风机叶片扫经高度设在海平面上30~130m左右,避免发生碰撞。同时,根据欧洲20多年的海上风电的发展表明,它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对野生生物的影响,例如,丹麦研究表明,鸟类能够有效地避免靠近海上风力发电机。
4.5 对电磁辐射和干扰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本工程均采用电缆敷设,输电电缆沿线布设避开敏感目标,可使电磁波射线的影响较小。
营运期电磁环境影响由220kV升压站及输电线路产生。根据常规220kV升压站的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监测,风电场升压变电站与周围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经墙体屏蔽和距离衰减后,风电场运行升压站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值均能满足相应的4kV/m、0.1mT、46dB(μV/m)的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5kV线路电磁影响较小,属于电磁豁免管理范围内,且本工程均采用电缆敷设,输电电缆沿线布设避开敏感目标,可使电磁波射线的影响较小。
4.6 对通航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1)工程选址避开了水道通行区,对海域的港口、航道无影响。
(2)通过在风机上涂有醒目的警示色、安装海上风机监视系统等办法并确立完善的风险应急计划,对风电机桩基周围加装防撞保护圈,避免渔船碰撞引发事故,对电缆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打桩、抛锚。可将该风险影响降至最低。
4.7 对渔业生态和渔业生产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根据欧洲对海上风电场的专项研究成果表明,海上风电场风机的基础构筑物具有人工鱼礁的功能。建设人工鱼礁能够改善和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游动生物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是促进渔业经济和生态保持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同时,作为广东省海上风电示范性项目,通过广泛的宣传将吸引大量地游客到风电场区域内进行观光、垂钓,能有效地带动和促进当地游钓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另外,根据美国野生动物联合会和英国环境与渔业及水生物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发展海上风电是发展清洁能源的有效方式,同时美国野生动物联合会也是支持发展海上风电的发展。因为,发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渔业生产是相兼容的,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