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麻章旧县 傩文化节开幕

2013-05-07 16:2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张静 文秋华

 

傩舞,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被称之为“舞蹈的活化石”。

傩舞于湛江民间已经流传久远。近年来,经过挖掘,湛江傩舞重现光彩。

5月6日,麻章区举办傩舞文化节。期间,记者来到湖光镇旧县村委下埠村,采访了傩舞六代传人彭英芳老人一家。

文化节上,彭英芳老人被请上场亮相。

彭英芳今年92岁,是国家级“非遗”傩舞传承人。这些年来,他曾受邀到湛江各地去做傩舞的传教工作,培养了不少傩舞人才。57岁的儿子彭秋生,是他的接班人。孙子彭越能在读高二,却已经掌握了傩舞的要领,两三年前就已经上台表演。

一家三代人,对傩舞都倾注最大的热情。

“是自己喜欢傩舞,还是家里要你学?”

“自己喜欢。”长得挺帅的彭越能认真回答说,“以前不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我们村的傩舞就是,还是国家级,同学们都很羡慕。”看得到,小彭学会傩舞倍感自豪。

文化节上,彭英芳老人被请上场亮相。

“傩舞有不成文的规定,只传给最小的儿子。”彭秋生告诉记者,学傩舞没有文字的东西,靠口耳相传,手把手相教。他小时候,就经常看见爷爷在放养鹅时,手拿树枝比划着什么,后来才知道这是在练习傩舞兵器。以后,爷爷和父亲把这一套东西传授给了自己。耳濡目染,家中的孩子们从小受到影响,古老傩舞面具和木头兵器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

每逢正月十五,是傩舞大显身手的日子。彭秋生和跳傩舞的伙伴,每人都带上面具,扮演土地公、土地婆和威武的将军,开始演绎驱除鬼疫、傩祭祈福的故事。“父亲年事已高,很多年没有出台表演傩舞,但他逢场必到,有板有眼的给我们做示范。”

傩舞文化节当天,省市很多专家都前来观看表演。邻村和城里人好似潮水般涌进村来,旧县村万人空港。文化节活动最后,傩舞老艺人彭英芳被请上场以傩舞造型亮相,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全红婵“晒”出十五运会照片
  • “警小豚”护航十五运会 湛江公安多维守护赛事平安
  • 万事俱备待开赛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