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的是孩子,累的是父母。记者在市二中新校区进行观察,发现家长也分为好几“派”——

正常派:又送又接
昨天上午11时20分许,考生陆陆续续走出校门。在众多陪考的家长中,记者采访到了叶先生,他说,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从高三开始,他们一直坚持开车接送孩子,风雨无阻。
市民刘女士说:“我家住在赤坎,每天下午我都准时来接孩子放学,但从上个星期开始,我每天早上要送孩子上学,放学后都接孩子回家吃饭,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

逍遥派:不送不接
高考第一天,市民陈女士淡定地坐在家里电视机前,一边吃西瓜一边观看关于高考的新闻报道,而她的丈夫则正常上下班。考试前,陈女士曾问过孩子是否要接送,孩子回绝后她也不强求了。
家长王先生说,“孩子进入考场我们就帮不了什么了,孩子已经大了,有些事情需要他自己去面对,我们做父母的总不能跟一辈子,顺其自然为好。”
乐观派:上午接中午不接
开发区的邹妈妈拎着一个黑色袋子,她要将这些好吃的菜肴送给女儿,但她表示,让孩子留在学校里休息,尽量不干扰孩子。
一位家长说,上午送孩子回学校,中午让孩子在校内休息,下午再回学校接孩子回家。“平常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对她作过多要求。”
紧张派:既接送又陪考
刘先生是湛江公交公司一位有30年驾龄的老司机,为了给孩子加油,他特意请了两天假。
刘先生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要打一会篮球再到学校,即便是高考也不例外。昨天早上5时30分许刘先生就起床了,和孩子一起到附近球场打一会篮球。孩子进考场后,刘先生在校门口附近等待,他说,要一直等到孩子考完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