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霸”宝典之1:
明确职业规划 投身社会实践
陈曦出生在茂名化州一个穷困偏远的小村庄,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好好读书,凭借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
2009年9月,一向成绩优异的陈曦因考试失误,跨进了湛江某二本高校的大门。上大学前的一个晚上,刚参加工作的哥哥就对他强调了四个字——忧患意识,只有这样,你才会不断去提升自己。
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可否认,有部分大学生在吃喝玩乐中蹉跎岁月,在毕业之际才感慨“就业难”。陈曦不同,他从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大一暑假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一家公司担任业务员,锻炼自己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大二开始,他凭着学到的摄影知识,进入一家婚庆公司担任摄影,从实践中提高技能;大三,他开始向专业靠拢,提升自己的拍摄及后期编辑能力;大四,他进入专业更加对口的媒体——湛江电视台实习,收获了更多实践经验。
也许很多人的社会实践经历是一片空白,但陈曦送过外卖、派过传单、做过校园业务代理。实践次数之多、领域之广、技术之专,使他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毕业生。
“面霸”宝典之2:
边实践边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习内容宽泛,有学生大学四年毕业,连起码的摄影摄像技术都没有掌握。而陈曦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边实践边学习,锻炼出扎实的技能。陈曦告诉记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他找到好工作的重要法宝。
大一刚入学,陈曦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入校园媒体锻炼,经常跑到摄影器材室向老师请教。“白平衡怎么调?”、“后期怎么编辑?”、“拍摄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久而久之,器材室的老师对这个好学的学生印象深刻。而他的摄影水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大二的时候,陈曦就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成立了摄影工作室,承担学院、学校一些活动的拍摄及后期制作。摄影工作室迅速在学校形成了一定影响,也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于是,工作室开始逐渐尝试对外发展,有时会与婚庆文化公司合作承包拍摄任务。这短短的几年,摄影工作室净赚五万多元。对于很多还是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