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如何破解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题

2013-08-28 10:3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谢湛高 成裴荣 郭春皇 简陈明

从今天起,我市各中小学新学期学生开始陆续报名,但还有一些外来工家长为子女入学问题仍在奔波,能否如愿进入目标学校依旧是个未知数。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读书,由于众多原因,外来工子女入学门槛越来越高,众多外来工家长纷纷感到孩子进入父母心中的理想学校难。面对目前的现状,我市各方采取什么措施,努力破解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题。

转变观念让孩子就近读书

家住雷州城区的陈老板经营木材生意,去年,他想尽方法并托多方关系,最终如愿地将8周岁的孩子送进霞山某所小学读书。原本,他家附近有一所教学质量相对不错的学校,但他还是要送孩子到湛江市区学校读书。

为何一定要送孩子到湛江读书?他告知记者,主要是面子问题,“身边多位朋友都把孩子送来湛江接受教育,碍于面子,自己不得不这样做。”

你看我,我看你,一个眼光挨着一个眼光,为了孩子进城区读书而托人的人数也不少。记者走访霞山、赤坎两地的一些城中村发现,为了进湛江市区读书,一些从各县(市、区)来的学生,几个人凑在一起租了一间小房间,父母都没在身边。

另外,还有很多外来工也想把孩子带在身边读书,但由于经济条件等因素,一家几口蜗居在狭窄的房间,孩子的学习环境很差,学习成绩大受影响。

送孩子到湛江市区读书,意在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可谓用心良苦。但是,这些家长当中,不排除个别家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个别家长一个劲地认为,市区教育就是优越于农村。由此,一些外来工不管条件有多么艰苦,也要带上孩子接受市区教育。

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涌进市区读书,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两种局面:一是农村学生骤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市区学校教育压力增大。近年来,在教育方面,农村与城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越发突出,即为“市区学校吃不消,农村学校吃不饱”。

如何更好地均衡教育资源,缓解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题呢?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家长理应转变入学观念,让孩子就近读书。

市教育局一位科长认为,个别家长紧盯住某所所谓的优质学校,挤破脑袋都要送孩子进校读书,毕竟“僧多粥少”,一些家长通过很多关系都未能将孩子送进目标学校,就一口咬定孩子入学有多难。

另外,一些相对偏远的好学校,学位充足,但很多家长就是不愿送孩子进去读书。对此,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放开眼光,别一味盯着所谓的优质学校不放,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资源越发趋好,建议家长安排孩子就近读书,这也方便家长管理好孩子。

霞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松灵说,家长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要紧盯住某所学校,非此校不读。周边也一样存在着一些优质学校。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