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李嘉诚抛410亿港元香港大陆资产 投欧意图明显

2013-09-03 09: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NF017

    李嘉诚抛410亿港元香港大陆资产 投欧意图明显(二)

    核心提示:但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便相继宣告或将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和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

1868亿港元并购“整个英国”

时间 出售中资 海外并购
2013年1月   新西兰EnviroWaste废物管理公司
2013年3月   亚洲货柜码头
2013年6月   荷兰一家废物转化能源公司
2013年6月   爱尔兰O2业务
2013年7月 百佳超市  
2013年8月 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  
2013年8月 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  
2013年8月 减持长园集团  

“李嘉诚抛售内地、香港部分资产,是加大海外投资的关键一步。”深圳某PE合伙人表示。

    我们从和记黄埔的2013年半年报中可以发现,和记黄埔的6大主营业务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信在欧洲收益总额占比最高,达到43%,其中英国占到16%,其次加拿大和香港的收益总额占比同样为15%,中国的收益总额仅占11%。

    海外业务无疑成为和记黄埔收益总额占比最高的市场,而从近年来李嘉诚购买海外资产,也可以看出李嘉诚逐渐把一些事业重心转向欧洲。

    李嘉诚的“欧洲情结”尤其浓厚,从2000年第一次海外投资被人熟知后;2010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率领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和李嘉诚基金会联手,斥资58亿英镑(约700亿港元)从法国电力公司(EDF)手中拿下英国电网业务后,李嘉诚的海外投资版图迅速拉开;2013年上半年李嘉诚共4次出手购买海外资产。

2013年1月,长江基建以32亿港元代价收购新西兰EnviroWaste废物管理公司,开拓废物管理基建业务。

2013年3月,和记港口信托以39亿港元从DP World收购亚洲货柜码头全部股份,提升葵青港区整体操作的灵活性及效率,加强国际中转业务。

2013年6月,嘉诚旗下长江基建集团、长江实业、电能实业按35:35:20:10的股权比例成立一家合营企业收购荷兰一家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AfvalverwerkingB.V.,作价9.4亿欧元(约97.7亿港元)。该公司废物转化能源厂房的处理量为欧洲第一。

2013年6月,和记黄埔旗下3爱尔兰将以7.8亿欧元(约80亿港元)收购其爱尔兰O2业务。

    英国媒体更戏言称,李嘉诚海外并购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李嘉诚在长江实业的2013年半年报业绩报告中称,海外基建项目为新增稳定优质收益来源,将以多元化发展模式,把握新业务领域的收购机遇。

    和记黄埔则称,欧洲的基建业务都来自英国,盈利约56亿港元,比整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盈利之和还要多。

    李嘉诚的触角从内地、香港伸向欧洲,在欧洲经济被阴云笼罩时,他却大刀阔斧地进行拓展。李嘉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解释“生意人的眼光不应该太过短浅。”

    李嘉诚表示,虽然英国加入欧盟,但其货币英镑并没有加入欧元区,货币汇率比较稳定。英国的法律和秩序非常好,相信这个国家有承担,我们对在英国的投资有充分的信心,英国的的机动性较强,因此我对英国的担忧程度不如欧盟其他一些成员国般大。

    一些机构也对李嘉诚“移情”海外十分看好,瑞信指出,相信和记黄埔2015年盈利有望较2011年翻一番。

弃港投英

    为什么李嘉诚会放弃中国、香港资产而深耕英国?这实际上李嘉诚投资海外业务出彩以及与香港、内地房地产投资受阻有密切联系。

2012年,和记黄埔在欧洲收益总额占比为42%,其次加拿大和香港的收益总额占比为16%、15%,中国的收益总额仅占11%。

    而到2013年上半年,和记黄埔在欧洲收益总额占比提高1%。为43%,香港收益总额占比减少1%,为15%,其他地区的收益总额维持不变。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一直在欧洲拓展并购业务。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和黄欧洲业务占和黄整个集团盈利的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19%增长到了34%,而通过一系列的资产出售,其香港业务占集团盈利的比重,则已由2010年的25%逐步降到了16%。

    李嘉诚在报告中回应称,集团致力于巩固现有业务发展,同时放眼全球投资机遇。他强调,“长和系”会继续在香港及海外投资,推动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李嘉诚的“和记系”征战内地几经波折,近期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及位于其停车场,是因为广州西城都荟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商铺的出租率也仅只有75%。

    而在香港“地产霸权”的声音越演越烈,楼市见顶的说法也不断传出,香港政府为抑制房价出重拳打压楼市,让房地产商受挫。

    更不顺的是,近三年,李嘉诚在香港仅参与的两个码头在并购后,爆发了大规模的码头工人罢工事件。2013年5月,码头近千名工人因不满工资低而停工40余天,最后和记黄埔妥协加薪9.8%才得以平息事端。

    在港投资压力越发加大,海外业务却一片飘红,最终让有“欧洲情结”的李嘉诚弃港投英。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
  • 湛江国际潜水大赛11月20日开幕 国际赛事赋能湛江滨海体育名城建设
  • 中法画家在吴川寻访“鲜美湛江”
  • 我市政企协同绘就新图景
  • 岭南书院·湛江雷阳书院奏响时代赞歌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