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暨首个海洋牧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在湛江市文化中心举行。

在赤坎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湛江湾实验室海洋无人装备联合实验室”成立,开展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装备研制,致力于服务“湛江湾1号”、“恒燚1号”等海洋牧场,并结合湛江空域情况开辟航线、示范应用场景。
首飞现场,天气晴好,无人机NWPU-ZJBL-01顺利完成垂起动作,并挂载“海洋牧场饵料投喂箱”进行鱼饵抛洒作业演示。湛江湾实验室科研发展部副部长吴永鹏介绍,此次首飞的无人机具备体积小、载重能力强、重心范围大、可挂载空间多、续航长等优势,拥有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吊挂系统和多模态悬停控制算法,确保饲料投喂精准。“本次首飞主要是性能验证,将为后续更多应用场景的联合研究奠定基础,为湛江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民用无人系统战略研究部部长、南京市空天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山表示,NWPU-ZJBL-01不只是一架飞机,而是一个应用于海洋牧场投喂、运输、应急和监测一个系列化无人运输平台,针对南海海域高温、高湿、高盐的工况,以及大浪、大雾、大风等复杂气候条件,结合海洋牧场在实际运营饲料投喂、渔获运输和安全巡检三大需求,目标构建一个宽适配、积木式、模块化的海洋牧场通用无人机基座,为湛江海洋牧场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同时为类似海洋环境下的无人机应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框架。
赤坎区相关负责人说,本次首飞标志着“海洋无人装备联合实验室”取得重要突破。未来将重点推进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海洋牧场运输无人机、投喂无人机及环境监测无人装备的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合作组建产业化公司,推动海洋低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运营服务,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拓展易落地应用场景,从海洋牧场逐步延伸至水产养殖巡检、近海短途物流等领域,构建务实高效的海洋无人装备产业发展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