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赶赴校外培训班。欧阳泽 摄
近日,《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已结束。二次征求意见中,社会公众对“严禁违规补课”的支持率为96.6%,达成较高共识,是十条规定中支持率最高的一项。教育部门对“严禁违规补课”规定如下: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所学校,一探补课的虚实。
补课乱象
镜头一:偷偷补课的孩子们
从记者暗访霞山、赤坎多所学校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学生仍在偷偷补课。
就读市五小五年级的小李,从三年级开始便到班主任家补课。“爸爸让我补课,班上8名同学都在补。每月交250元,周一至周五的晚上上课。我们补课生的作业相对其他同学少一些,老师也格外疼爱。”小李说。
在市第十二中学上初一的小俊,他说自己已有五年补课经历,如今在霞山创新一路某宿舍五楼补课,据说补习老师是附近学校的在职教师。“我感觉补课好,小学六年级时,我在数学老师家补课,测验成绩经常会多出10至20分。”小俊说,他已“爱”上补课了。
市三十一小二年级的琳琳也在补习英语。琳琳说英语老师是另一所学校的在职老师,每堂课的收费是30元,老师还会教日文。补习班有4名三年级的孩子,还有其他年级的。
镜头二:让孩子补课的家长们
10月9日,家住洪屋路的冯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就读市第一小学,班上没有老师要求补课的事。“孩子的作业极少,没有被‘补课’很轻松,女儿还进入了业余游泳培训班。”冯女士说,以前当被征求“要不要补课”时,很多家长碍于老师的情面,又害怕孩子成绩真的跟不上,会让孩子到老师处登记补课。毕竟任科老师更清楚孩子的基础,学费又比校外培训班的费用少。而且,老师“补课”的奖励也很“诱人”,带领学生到郊区公园登山,到影院看电影、包饺子、过创意生日等等,甚至作文班的同学可以额外“加分”。
家住赤坎康顺路的黄女士则称,自己的女儿基础不好,“眼看马上要上初中了,再不补习就来不及了,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她还跟记者称,很多家长选择补习老师时,往往特别重视是否在职,是否曾经教出优秀的学生。她承认,家长或多或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真正的需要。
镜头三:“在职教师”受追捧
家住友谊路的张妈妈,看到上六年级的儿子英语成绩不理想,便在友谊路的一接送园给儿子找了一位补习老师。
“儿子的英语才90几分,如果考名校还得加把劲。”张妈妈说。接送园的负责人告诉她,英语老师是南油某小学的在职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张妈妈试着拉家常想打探这位年轻老师任职的学校,对方却守口如瓶。然而才上三堂课,儿子说什么也不肯再去补课了。
“一对一授课,60元一课,你怎么不珍惜?”张妈妈怒斥。
“妈妈,这位老师的教学不行,还比不上我们班的老师。”儿子非常不满。
剩下几堂课的费用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接着,张妈妈又另找了一位在职教师给孩子补习,“儿子很喜欢,成绩也有了进步。”
记者随机找了一位“在职教师”的电话拨通,对方承认自己是在职教师,曾经培养过很多优秀学生。“在哪个学校先不告诉你,带孩子来再说吧。这些都要你们自愿,毕竟现在不能补课。”对方回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