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救救地里的水稻吧!快渴死了!我们管区的连片稻田上千亩啊!村民们近半年的心血都在里面了。”10月18日上午,遂溪县遂城镇信岭村村民几乎哭着对记者说。记者采访了解到,造成稻田没水灌溉现状,主要是村民三年没交齐水费,灌溉渠滴水不经,导致大片稻田濒临枯萎……

村民拔起已枯萎的水稻。摄影 记者李忠
现状:灌溉渠徒有虚名
10月18日下午,记者驱车赶赴信岭村,看到大片青黄相间的稻谷,但田地由于缺水干旱已经龟裂,满目是密密麻麻的裂痕。大片干旱的水稻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摘下一支稻穗,一捏谷粒,只剩空荡荡的稻谷皮。村民说:“没水灌溉,谷粒不饱满,我们都白费心机了,再过3天,天再不降雨,就要一把火把这些稻谷烧掉。”
据村干部林华亮介绍,由于缺水,信岭村3000亩水稻,大部分已濒临枯萎,只有小部分依靠井水艰难维系。一直以来,信岭村的农田灌水全靠四九灌渠,三年前,由于水费收缴不全,信岭村段灌渠断水至今,水稻灌溉几乎仅能靠天降雨。
四九灌渠为雷州青年运河东海河分支,流经信岭村,数千亩农田灌水都靠四九灌渠的河水提供。据了解,四九灌渠缺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信岭村村民没交齐水费,水利站不开闸放水。另一方面,村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四九灌渠渠头,塞住水道,水一涨,把河坝冲垮,掉下的石头彻底堵住河坝。
记者在渠头看到,仅有的一点渠水是黑黄色的,散发着阵阵臭气。村民在水坝上一边建猪圈,另一边堆满了生活垃圾。村干部钟候信说,平时猪的排泄物和附近村民的厕所水全倒在渠头,严重污染了渠水,但是由于天旱,他们想用脏水灌溉也没水可用。灌溉渠成了污水渠,甚至成了垃圾场,徒有虚名。
村民:水库再不放水,今年就没收成了
经记者了解,信岭村灌溉农田的河水主要来自鹤地水库,多年以来这片土地曾风光无限,每亩地的收成高时达到近千斤,然而近几年,每亩地收成不曾超过500斤,原因是两条灌渠从2011年起彻底断水,农民只能靠雨水灌溉,“哎!水稻没水‘喝’,只能看着它们慢慢枯黄、倒秧。”一村民叹着气说,谷粒都挂上去了,如果能有一点点水,水稻就有救。
村民说,由于今年上半年雨水不足,村里没人种地,大多田地都丢荒了。6月份,降水比较多,村民见势赶紧下地种水稻,想靠雨水和蓄水沟的水灌溉。“但就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局面,靠天等雨只能让我们更加心急!”一村民说,“因为缺水,这些水稻已经好多天没浇灌了,水库再不放水灌溉农田,今年就没收成了。”
探因:部分村民不缴灌渠水费
信岭村一村民告诉记者,断水的现象由来已久,从2006年开始,因为部分村民没按时缴灌渠水费,水利站会断水数天,造成村民没水灌溉。迫于无奈,一些村民凑了些钱给水利站,水库才肯放水。
但从2011年开始,仍存在部分村民不愿自动缴费的现象。梁候太指出,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村民缴纳灌渠水费后,其他村民一样可以有水灌溉,这里面就会涉及到公平问题,导致一些人想用“免费水”;二是有村民将土地承包给外人来耕种,租种地的人认为土地管理权不在他那,为何要缴灌渠水费?
梁候太说:“钱收不齐,水利站不愿意放水。”他也曾到村里挨家挨户去收,但最终没说服村民。
回应:需同青年运河管理局协商
18日下午4时,记者将该问题反映给遂城镇镇长庞应发。他表示,信岭村“欠费停水”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庞应发指出,导致干旱问题存在两大矛盾,一是运河便民益民的初衷与后期收钱放水决策相互之间存在矛盾;二是放水规定问题,村民没完全交齐水费时,青年运河管理局该不该放水,或者如何界定放水量。他说:“管理鹤地水库的青年运河管理局是省级单位,县镇级的政府无权管辖,只能找市政府相关部门与青年运河管理局进行协商,制定有效的政策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惠民。”对于这一问题,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