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福利陷阱”
虽然没有明确的“降房价”目标,但习近平对“以政府主导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态度坚决。
按照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全国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而在此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重申了这一任务,并指出这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要全力完成。
不仅如此,在习近平的讲话中,他首次提到了住房保障中的福利陷阱。
“现在保障房制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分配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由于保障性住房并未完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许多低收入人群仍望房兴叹,而保障性住房存在的套利空间则被资源易得者占据。
事实上,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各地的公务员和央企国企职工总能通过各种渠道以超低价享受定向经适房的“豪华福利”,然后进行高价出租或出售。
“目前,可以一次性出售的保障房在分配及二次入市的管理上,政府还没有一个有力的措施或手段进行管控,使得很多保障房最终变成权力寻租的渠道。”陈国强称。
与之相比,公租房由于不能买卖,因此承租人通过出租获利很少,反而较少出现转租的情况。
“此前,住建部及相关主管部门多次组织保障房专项调研,对目前存在的各种保障性住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有所体现。”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讲话中两次提到了公租房,而对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却没有提及。”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地方对回报率低的公共租赁住房缺乏兴趣,同时,地方政府因为受资金限制保障房建设进展缓慢,已建的保障房因为配套缺失而出现了“空心化”。
对此,习近平表示,要完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财政性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这似乎意味着在地方财政乏力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支持或将再度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