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属医院路口,车不让人,人不让车。
前天,湛江晚报刊登a了《斑马线前,你会减速礼让行人吗》这则报道,引起读者的关注,他们称自己在过斑马线时总要小心翼翼,因为过往的车辆很少礼让行人,只要见你走得慢,车主便一踩油门呼啸而过,斑马线前,“车让人”变成了“人让车”。
行人:机动车停车让人?听说过,没遇到过
17日,赤坎兴华广场门口路段的斑马线,志愿者正在劝导和指挥行人过马路,记者随机对一些行人进行了采访。一名刚被志愿者扶过马路的老伯被问及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事,显得一脸疑惑:“在斑马线前停下来礼让行人?听说是这样,但我这么多年没遇到过。”
采访期间,斑马线的一端又出现六七个想要过马路的学生,志愿者们先让孩子们在路边等一会儿,然后打出手势示意过往车辆停车让行。不过并没有车辆停下来,只是稍微放缓了速度,再从学生旁边“溜”了过去。准备过马路的徐姨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司机都不注意“车德”,遇到行人要过斑马线,便急按喇叭以示警告,更有甚者,见斑马线路边的行人要过马路,还故意把车开得飞快,对行人造成一种“你不要拦路”的威慑感。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徐姨感到过马路很难,尤其在一些没安装红绿灯的斑马线前就更难了。
记者在该路段转入百园路的红绿灯处还发现,往往一个绿色信号灯亮起,行人尚未走完,汽车便已急不可耐地往前冲。行人被迫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斑马线,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蹒跚地走到路中间,实在不敢过去,只好等车辆先行,原本的“车让人”变为了“人让车”。
司机:斑马线不是红绿灯 “冲”了又不违规
司机为何不礼让过斑马线的行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司机,发现爱“冲”斑马线的司机不在少数,而贪图方便,赶时间则成为大部分爱“冲”一族的主因。
司机小张每天上下班总要经过南桥,路过斑马线时,他也很少减速,往往是一“冲”而过。对此,张先生坦言,和“冲”红灯不同,“冲”斑马线并不违规,也不罚款,除非撞到行人才需担责。“除非是在斑马线前设置红绿灯或有交警指挥交通,否则在无约束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司机为行人礼让。”张先生说。
而另一些爱“冲”一族则表示,“冲”斑马线只为贪图一时之快。司机张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平时经过红绿灯路段比较循规蹈矩,但每次经过无交警无红绿灯的路段时,总是忍不住做出冲斑马线,甚至逆行的行为。
此外,也有不少司机抱怨行人喜欢凑够一堆人“抱团”过马路的行为。“他们不理会红绿灯和车速,让司机开起车来胆战心惊。有的行人或电动车过马路,完全无视机动车,不理会喇叭,直接横冲过来,让人刹车也不是,躲闪也不是,想礼让也让不了,只得干着急。”一司机如是说。
交警:将加大力度整治改变“车不让人”现状
斑马线前,“车让人”竟变成了“人让车”,如何改变这一乱象?霞山交警大队罗建戈大队长告诉记者,斑马线前,“车让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对司机“车德”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还应提高驾驶员的“车德”,从驾驶员的素质上下功夫。
同时,罗建戈认为,由于存在即便“车不让人”也不违法、不罚款的局限性,因此在这次的交通整治中,要让“人让车”变成“车让人”,就应适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立法。如果在短期内立法不能实现,针对湛江的具体情况,可以由主管部门或交警深入到运输企业(公交车、的士公司)以及驾校进行宣传,让斑马线前“车让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提高广大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交警部门已在多个复杂路段安排交通协管员,通过指挥交通来提高司机的道德素质。”罗建戈告诉记者,很多司机都没有礼让的意识,可以通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让他们在斑马线前等一等,从而逐渐养成文明驾驶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