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某县
岭南县级市,一百多万人,一直以来是鱼米之乡,去年全年财税收入16亿。从财政收入来看,总体来说是个穷地方,但人口和劳务输出得多,大家觉得生活得还不错。
住:之前即便在市区内,大部分居民都是住自建的房子,一般四五层。现在随着进城的人越来越多,市区商品房也不少了,甚至有些大一点的乡镇也有了商品房。市区一般的在3500 rmb/m2以上。也有碧桂园开发的高档盘,别墅或联排别墅,8000 rmb/m2,在郊外。
行:各亲亲戚戚,包括农村打工的,只要家里有壮劳力并且负担轻的,都买了代步用轿车。儿时的玩伴,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车了(35岁左右)。大年初一,本来想去当地最大公园玩玩的(离我家4km),开车开了一个多小时,没到门口,绝望了,又开回来,接着又堵了一个多小时。(注:大部分车都是外地牌,人们基本都是在外面谋生)
物价:牛羊肉 > 38元/斤,土鸡(活):25元/斤,一刀切猪肉:15元/斤,其实也不便宜,但是,肉质确实比北京的好多了。青菜很便宜。
收入:在外打工的不清楚,正常本地的各种单位,2000~3000/月就不错了,能提供的稳定岗位实在是太少太少,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干,全职主妇很多。城市面貌:脏乱差,这也和当地习俗有关,过年时,不到初三不能扫地……
农村:空心化,没啥人口了,也就过年才能多见些人,其实即使过年,在农村人也少多了。之前农村常见的各种庆祝活动(舞狮舞龙棋牌球赛等),都再也不见踪影。
环境:有厂矿的地方,局部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是煤烟(水泥,陶瓷),以及污水排放(电子厂,纸厂之类),街道扬尘很多,垃圾能够集中存放,但都存在乱焚烧垃圾的现象。
安徽中部小镇
人口现状:大部分年轻人都移民到附近的中等城市了,镇上只有老年人,小孩子更是寥寥无几,90年代初的三所小学,每年都能招7,80人,现在三所小学合并为一所,招6,7个人就不错了
工业现状:镇上有个煤矿相关的企业,长期以来是镇上的经济支柱,目前工人工资在两三千左右,其他小企业的工资一千左右(安徽确实是个屌丝地方)
商业现状:镇上有数家小超市,因为平房很便宜,很多附近的农民也来养老
房地产:新建了很多30层左右的高楼,是kq的保障房工程,但因为地处偏远,基本完全没人住,标价3千左右
空气绿化水:前几年镇上建了个小化工厂,因为严重水污染被关停。最近上游建了个特大规模的化工厂,但是对环境目前影响不太大。树早在90年代就被砍光了,绿化不行。
结论:小城镇的老龄化和严重萎缩已成定局。
四川某普通地级市
1 农业县改成区,还设立了经济开发区,据说也是县级的行政区。
2 房价基本上没变化了,现在基本上市区6k,新区5k,附近乡镇3k。
3 隔壁家小孩三本计算机毕业,找了个3.5k的工作没去,培训了3个月,在成都找了个5.6k的工作。
湖北县城
个人年收入10w以上的也许还不是很普遍,但是家庭收入10w往外的确实很普遍了,但是基本上都是依赖与房地产行业,包括:泥瓦工,包括室内装修,基本上大工一天收入都在250往外,下面县城、小镇上的人工费跟武汉持平,有可能还略高。
农村基本上没什么人了,一般地里也都没空着,主要是河南的收割机大队伍,每年从北往南的不停的在跑,到了农忙的时候在城镇里干活的中年人回去忙两三个星期就完了。
江西鄱阳
自然村一个,村里年青人基本外出打工。
1。买车的越来越多,在家的,也有外地开回家的;
2。又有不少去县城买房的,房价3000+;
3。工地的收入很高,10w+不是难事,进厂做衣服的越来越难,有不少年青人转战工地;
4。菜价与城市持平甚至更高,假冒伪劣商品横行;
浙江台州
物价:豆芽大概是6元一斤,豆腐现在是3.5元一斤吧,早餐的小笼包是10元1屉,本地草莓是25元1斤,我最常吃的普通香蕉是3.5元1斤,砀山梨是3元一斤,青枣是8元一斤,感觉都比城市要贵。
房价:基本都是1万以上的楼盘,二手房是在8000左右,不过,这里一直在建经济适用房,大部分的经适房最后的去向是小县城里有关系的人,大概是4000多一平方,市场价的40%左右。
收入:本地工资很低大部分年轻人都是2000~3000左右的工资实际上本地的工资是支撑不起这么高的消费的由于本地的产业比较低端工资也低大部分大学生(本科)一出去就不会再回当地就业了,基本都留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了。农村的空心化也很严重。汽车普及率:县的经济情况显然不太好但县里无论哪个角落奥迪宝马奔驰路虎都是随处可见的在本地也算不上什么豪车了从过年的情况来看好点的村子基本都是一户一车了差点的村子也差不多3户一车了车子普及率还算不错的。产业:本地有两家上市企业都很小的规模除了啤酒厂滤网橡胶汽车用品制药造袜子等产业,该地最大的产业就是旅游业了每年差不多能吸引1000万(具体数字没找到但1000万是有的 2010年上半年就400多万了)的游客吧。新近领导又开始想发展特色农业,种起了火龙果、草莓、葡萄、水蜜桃、甘蔗等各种经济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