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拆二代的幸福生活:每户分得数套房 摇身变富翁

2014-02-18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小飞

记者回乡记

又是春节,再次回到故乡。

没有新闻选题,没有采访任务,有的只是和家乡、亲友一年一度的亲密接触、闲话家常。

故乡的日子、亲友的生活,虽上不了头条,但却可以从中看见最真实的中国。

陕西

故乡财富故事 “拆二代”的幸福生活

王群|陕西西安

久居城市,少回老家。大年初五,相约大姑家。

“前年拆迁完后,老二在老家附近租地盖房又栽树,后来还买了车;老大和几个同学每人15万元,开了一家汽配门市,都有收成。”大姑父是老实庄稼人,见我就夸他的两个儿子。

一直以来,大姑家给人的感觉就是人少事多,总是大人住院小孩生病,日子过不到人前。但2012年,大姑家赶上一个大项目征地拆迁,多少分点钱,日子方才有所转变。

“并非拆迁有钱这么简单,你们年轻人还是要多折腾。”大姑话更多。

大姑告诉我,以前娃们想干个事,苦于没钱,也不敢跟人借。拆迁后,每个人头分到12万元左右,于是大表弟就跟几个同学一商量,每人集资15万,在西安城里开了家不大不小的汽配城,头一个月每人就分到8000多元利润。这都开了快一年了,年三十一盘算,每人挣了7万多块,大概2015年春节前后就能收回本钱!

而二表弟更有生意头脑,他用分到的征地款先是在邻村租地栽树,很快就有人来买树苗,倒手就挣了3万多,前后两个多月;后来又租了地盖房子,再出租给别人做厂房,每月坐收近万元房租,半年前买了一辆小车,并用挣到的利润再做苗木花卉生意……

我见到二表弟的时候,是在初五的下午,据说上午到邻县看树苗去了,还顺道给生意上的朋友拜了年。他告诉我,今年9月份开学时,打算让他的儿子到县城上小学。“打听过了,一年也就一万多块,负担得起!”

当天并没有见到大表弟,因为他们大年初三就开门营业了,据说过年时的生意比平时好很多,挣钱要紧。

大姑家华丽转身了!这让我高兴不已!

“下午没事跟我转转?看看我栽的树。”二表弟的邀请难以拒绝。半小时后,踏着小雪,一片近10亩的白皮松和红叶李出现在眼前。“这批是腊月前后栽的,赶着咱这片的大开发,估计很快就有人买走了,到时能净落10多万!” 边走,二表弟边介绍,“以前都说拆迁不好,实际上,眼光远点,用手上的拆迁款,能干好多事。还要感谢区政府把这么好的项目引进到咱兴隆,老百姓得大实惠了!”

二表弟所谓的好项目就是2012年落户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的三星电子闪存芯片项目,当时征地1万余亩,拆迁群众1万余人,是建国以来落户中国西部的最大的海外项目。由于当时对拆迁群众的赔偿、安置政策优厚,该项目前期拆迁、落地建设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创造了全国瞩目的陕西速度和西安效率!

“我到隔壁户县买树苗的时候,那边的人一说起咱们的三星项目很是眼红,还把我叫‘拆二代’。”二表弟笑着说。

据了解,由于三星的落户,让兴隆街道的诸如大姑家的拆迁户,基本上家家是百万富翁,户户免费分四五套房子。很多有抱负、有眼光的农民家庭都小办实业,走上了因拆迁而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富裕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 以赛为媒 湛江扬名
  • 聚焦十五运,媒体看湛江 20余家媒体组团体验湾区活力
  • 湛江市博物馆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漫步广州湾”主题研学活动
  • 南桥街道27元摊位费破解老城摊贩治理难题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