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扇窗可以看到广州湾厚重的过往——日前,我市两间特色博物馆之一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已开门迎客。
2月18日下午,到湛江调研的许瑞生副省长特意到此考察,边看边问,还不时掏出手机兴致勃勃地拍摄,说:“这个事情做得非常好,充分发动利用了民间力量来挖掘、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省、湛江市、赤坎区都要给予积极支持,要做好调查摸底、收集整理和规划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文物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精心打造湛江的城市文化名片!”

经营
“政府+民间”模式打造特色博物馆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采取“政府+民间”联手共建的形式,政府提供场地、维护管理经费,馆里的展品则基本是由被广大收藏爱好者誉为“广州湾文物收藏第一人”、广州湾研究会副会长胡贤光无偿提供。
“这个馆里收藏着我30多年来陆续收集的广州湾时期(记者注:1898-1945年)物品的一部分,目前馆里有近1000件,有关生活、商业、文化和军事等方面。”61岁的胡贤光一一介绍,当年的钱币、煤油灯、手电筒、米斗升、米桶、广告、兵器、发簪、藤箱木笼、家具、西洋台钟、挂钟、玻璃器皿等,有的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刚从农村赶来的中年男子找上门,将一些古钱币交给胡贤光,胡贤光如获至宝,马上掏出几百元都收购了下来。胡贤光解释说:“有一些知道我喜欢收藏的‘线人’,如果在农村收旧东西碰到有什么‘宝贝’,就会拿过来给我看看。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一生的积蓄都用在里面了。所以,我到现在也没买商品房,自己还是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建的旧宿舍里,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