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开门迎客

2014-02-21 17:5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骆国和

    惊奇

    百年马牌西洋钟依然准点报时

    采访时,一台设计精致、顶上有一匹奔腾骏马雕塑的老式钟摆钟清脆地整点报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是广州湾时期的马牌西洋台钟,现在依然还走得很准呢!人世沧桑,这台钟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岁月了!”胡贤光介绍,广州湾开放较早,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尤其在抗战期间,大量中外人士涌入,当年的生活用品等很多都是中西结合、标新立异。

    说到这时,胡贤光把记者领到各式煤油灯的展柜前,说:“当年民间其它地方的照明主要还是用蜡烛和老豆油灯时,广州湾当地居民已普遍使用煤油灯了。这里所展示的就是广州湾当年所用的法、英、德、美等外国生产的各种煤油灯,还有一些跟风生产的国货。”

    记者还看到了广州湾时期的“电费单”,上面写满中法两种文字。“兹收到某某宝号X月份电灯费西贡纸……”胡贤光指着解释说,“当时,其货币流通有点特殊。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的越南纸币,成为了广州湾当时的官方货币,居民称其为‘安南纸’、‘西贡纸’。” 这里还有专门展区介绍“法租借地广州湾的赌博、娼妓业”,甚至有实物的“鸦片床”,看了令人触目惊心,令人深省。

    心愿

    希望后人以史为鉴

    “我之所以愿意配合政府建这个‘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并不是为了猎奇,最主要宗旨就是‘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胡贤光说,他的爷爷胡静澜原籍浙江,1938年逃难来到广州湾,在这里开设私人书店。抗战期间,大批难民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纷纷涌入广州湾,胡静澜又担任起政治秘密通讯工作,帮助爱国义士,使大批来往广州湾的政经要员、抗日志士、文化精英,得以在此休养生息或安全转移到重庆等抗战后方。

    “而我自己则在这里出生、成长。无论是因为对国家的感情,还是因为对家族历史的寻根,我对广州湾那段历史有着很深的情结。”胡贤光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这家展馆告诫后代子孙‘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