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迟几天,入学就要晚一年。对于很多9月份出生的孩子,这个问题总让家长纠结和遗憾。去年,安徽、江苏等省相继制定了未满6周岁孩子入学年龄弹性化制度,学校可根据剩余学位适当接收未满6周岁孩子入学。湛江是否也会有这种弹性政策呢?
日前,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部分学校和教育部门。他们表示,年龄是一个门槛,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对入学年龄进行限定很有必要。若随意实施弹性化入学制度,大量家长可能会让小孩提前入学,违背其自然成长规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现象:出生迟几天 入学晚一年
儿子是9月7日出生的,这个日期一直困扰着家住赤坎的李女士。她说,当初考虑到儿子上学要遭遇年龄限制,甚至想过提前剖宫产。眼看今年9月就该入学报名了,她多方打听,但学校方面都说孩子不够年龄,不予接收。“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年龄就是优势,晚一年入学将来都会晚一步。”李女士说。
在赤坎某私立幼儿园上大班的承宇小朋友今年9月11日将满7周岁,去年因为年龄没达到,在幼儿园里“复读”大班。“以前的小朋友都上小学了,现在的小朋友都是小不点,上幼儿园很没意思。”承宇说,他也很想也上小学,幼儿园的东西他都学会了,一点也不新鲜了。小承宇的爸爸去年8月份拿着户口簿及相关资料去片区的小学给儿子报名,因儿子出生日期比8月31日晚了几天遭拒,不得不遗憾的让儿子再回幼儿园。采访中承宇的爸爸不停地说,“今年儿子比别的孩子大了将近一岁,入学还是晚了些。”
担忧:弹性入学或致“扎堆”提前入学
严卡入门关,这让一些“生不逢时”的孩子家长非常苦恼,直呼“入学政策太呆板”。虽然大部分家长都赞成弹性入学,但学校和教育部门均表示,在现有条件下实施“弹性入学”,困难重重。
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园长洪华清认为,如果实行弹性入学,还要看小学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是否适合孩子的成长,孩子能不能较好的适应和接受。“现在的小学教育文化课业、作业压力和上课方式是按照6岁儿童的接受程度设置的,还有的孩子感觉到吃力,如果再提前入学,5岁多的孩子将更难适应。“如果实行弹性入学制,小学的课程也要相应进行一轮改革,降低文化课业,增加孩子的活动时间,这样上课方式和教材都得变化,这在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也较难实现。”洪园长说。
有些教师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马上推行“弹性入学”,容易成为不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借口,造成入学混乱,影响义务教育的实施。港城某小学校长说,“弹性入学”可能引起每年入学人数的不确定,学校师资、校舍等教育资源难匹配。最大的问题是,可能造成“扎堆”提前入学。目前,多数家长在孩子幼儿园时就提前学习小学课程,以便超越同龄人。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实行“弹性入学”可能变成5岁入学,让孩子更早地承受学业压力,而有违真正“弹性”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