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挂职者不发工资
民营企业家到国企挂职,也引发了社会的一些质疑。
疑问一:民企向国企学什么?
一些国有企业被质疑存在资源垄断、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民营企业家去挂职能学到什么?
熟悉了国情,见识了国企运作机制,提高了领导能力,体会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提升了社会责任意识……接受采访的多名挂职者表示各有收获。
疑问二:谁来承担“挂职”实习的决策成本?
据了解,挂职职务一般为总经理助理或中层部门经理,部分优秀人才甚至被挂职单位直接任命为副总经理。这些挂职“富二代”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谁来为后果买单呢?
“挂职者都能直接进入党委班子,但他们基本上不参与决策,只是通过最高级别的领导班子会,深入调研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向,提高政策和市场分析能力。”刘元新说,为了防止走形式,组织部为挂职者布置了五项“作业”,其中包括:深入研究国企与民企生产管理方式的异同、共同推进一个合作项目以提高统筹能力等。
冯志军就通过挂职,惊喜地找到了与国企的合作机遇,双方还计划成立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共赢发展。
疑问三:是否用纳税人的钱去培养富二代?
“所有挂职者不发工资。”刘元新说,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搭建平台,除了一些人力成本,市财政基本不花钱。“尽量在不浪费行政资源的情况下做一种试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