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省非遗专场惠民演出惊艳湛江

2014-07-05 09:2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金凤 庞洁

    昨晚,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湛江市文广新局主办的“2014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岭南专场惠民巡回演出”在湛江影剧院举行,虽然表演节目只有8个,表演时间仅一个多小时,但是这场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体育竞技等表演类项目为主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表演,以其精彩出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湛江傩舞。

    演出以雷州姑娘歌《喜看湛江新面貌》开幕。雷州姑娘歌产生于明代晚期,盛行于清雍正年间,是雷州半岛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由雷州歌的对歌派生,成为一种特殊的演唱形式,因表演以女歌手为主,故民间称为“姑娘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晚的表演阵容强大,主题新颖,以载歌载舞的形式颂扬了新时期湛江发展取得的巨大变化。

杖头木偶。 本报记者 孙昊声 摄

    欢快热烈的姑娘歌之后是优雅宁静的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的古老器乐,有3000多年历史,早在秦代传入岭南,汉代在广州兴起,演奏上有清、微、淡、远的意境,构成了岭南琴派艺术的基本特征,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遗项目。当晚抚琴的是省非遗传承人谢东笑,抚的古琴有800多年历史。

    接着,热情质朴的客家山歌、虎虎生威的传统武术表演、神秘的湛江傩舞、精彩的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活灵活现的杖头木偶表演等都极富艺术感染力,令人惊叹不已。

    “民间有高人,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血脉,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个舞台,将散落在民间的‘珍珠’收集起来,让它们重新绽放异彩。”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梅接受记者采访说,这台节目是省文化部门为配合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展开的系列活动之一,表演项目是国家级和省级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体育竞技,演员是国家、省、市代表性传承人,很多都是农民,体现了非遗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特点。希望通过表演,进一步宣传非遗项目,让群众了解非遗,进而保护非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0
  2. 2 小区商业街扰民问题引关注,物业回应整改措施0
  3. 3 省老促会调研组到我市调研 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0
  4. 4 十五运会柔道女子57公斤级比赛 广东队“湛将”林千禧夺得铜牌0
  5. 5 高燃国际水上赛事来袭!10+国家地区,500+选手齐聚湛江同台竞技!0
  6. 6 全国先进!祝贺湛江7个集体5名个人0
  7. 7 湛江交管支队开展新招募交通志愿者岗前专项培训0
  8. 8 黄坤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0
  9. 9 多维发力筑牢安全防线 擦亮2025消防宣传月“安全底色”0
  10. 10 我市举办班主任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班0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