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广东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来袭,席卷雷州市客路镇坡正湾村。坡正湾村是雷州半岛重要的鹭鸟栖息地,远近闻名的“鹭鸟天堂”,有两万多只鹭鸟在此栖息繁衍。当晚,风势凶猛,57岁的村民符妃伍惦记着鹭鸟,他马上穿雨衣、打着电筒,冒着风雨来到村口树林。眼前的情景令人心碎:树木东倒西歪,鸟窝吹落一地,受伤的鹭鸟在残枝间泥水里颤抖。符妃伍赶紧叫来家人,合力寻救受伤鹭鸟。21日上午,符妃伍将10多只康复的白鹭放归村中“鹭鸟天堂”的古树林。(7月22日《湛江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论及建设“美丽中国”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就充分说明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鸟类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是自然中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可以说,没有那些美丽的鸟儿飞过,我们的家园中就缺少可爱的精灵。爱鸟护鸟,给鸟类营造温馨的家园,当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村民符妃伍及家人,寻救因受强台风“威马逊”来袭而受伤的鹭鸟,留住了可爱的鹭鸟,保护了该村的“鹭鸟天堂”,用朴素的行动,支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笔者眼中,符妃伍是可敬的,他为护鸟行动,树立了好榜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仍然存在偷偷猎杀、捕捉鸟类现象,这给鸟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极大危害,动摇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令人痛心。笔者以为,爱鸟护鸟,除了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惩处不法分子外,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育更多爱鸟护鸟的好榜样。这类宣传教育活动,要不断丰富内容,创新载体。例如,不妨多注入像符妃伍一样爱鸟护鸟的鲜活事例,充分发挥现有榜样的示范效应,让公众有真实的榜样可学,使他们明白爱鸟护鸟也是一种乐趣;应该结给生产生活实际,让公众深谙“百鸟兴旺,害虫减少”的道理,让他们知道爱鸟护鸟的好处;可以结合社会公德建设,让公众明白,打一只鸟,或会活活饿死一窝嗷嗷待哺的幼鸟,引导公众牢牢树立“爱鸟护鸟光荣、捕鸟食鸟可耻”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爱鸟护鸟”常识“入城下乡”,渗透到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说到底,保护鸟类,榜样多多益善。但愿我市各地,能因地制宜,耐心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育更多爱鸟护鸟的好榜样,让爱鸟护鸟的观念内化于公众的心灵,外化于公众的行动,令这种行动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终生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