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那良村民的庞氏宗祠设有历史宣传栏,介绍那段历史。
本报2012年7月16日第2版曾独家刊登《廉江那良村民自发捐资近300万元,抢救日军洽降历史旧址》,两年时间过去了,今年7月21日,记者回访廉江石城镇那良村时欣喜地发现——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为国民党粤桂南区总指挥部,也是驻雷湾地区(注:雷州半岛和广州湾)日军向中方投降洽谈之处的庞氏宗祠,如今已经按历史原貌修葺好了;而且在今年5月,其已经被廉江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列为“廉江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进展】
村民和在外乡贤自发捐300万元
从湛江市区出发,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车程,记者随专家来到了廉江石城镇那良村。
一下车,热情的村民们就将记者一行带到已经按历史原貌修葺好了的庞氏宗祠参观。只见该建筑枕山面水,居高临下,气势宏伟。据介绍,庞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至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这次完成的是第四次大修,而上一次大修还要追溯到1911年那遥远的岁月。
据湛江、廉江市志等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庞氏宗祠曾一度为国民党粤桂南区总指挥部,是驻雷湾地区日军向中方投降洽谈之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广东雷湾地区,1945年8月28日上午,日军雷州支队长渡边中佐派代表——中尉夏木稔偕同随员翻译2人,赴庞氏宗祠,与粤桂南区总指挥部代表少将参谋次长陶麟祥、中校课长庞谋通洽谈投降事宜并签约,美军代表少校韦德、上尉周参等列席。
1945年9月21日,日军雷州支队长渡边中佐在赤坎签署投降书。至此,侵占雷州半岛之日军全部撤离。消息传来,民众奔走相告,城乡一片欢腾,雷州半岛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