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追溯广州湾,回归心灵港湾

2014-08-24 22:51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尹 娜

一个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港口代表她的形象,海鲜作为她的名片,虽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湾条件,却因为错失开发契机,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不温不火——作为土生土长的湛江人,我一直以来对湛江的感受。 在异地读大学的我,每当介绍起家乡的时候,除了她的海鲜,再也想不出其他亮点。直到这个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湛江往事书吧”组织的广州湾老街调研活动。作为“湾友”的一员,将近一个月的走访,使我逐渐对这片自以为很熟悉的土地有了新的看法。

1898年,中国面临着更严峻的外交形势,法国为了达到“均势外交”之效,在华抢占利益,同时加强对其殖民地印度支那保护管理,便把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广州湾纳入囊中。从此,湛江便成为法国租借地,且取名为广州湾。1943年,日军入侵广州湾,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广州湾才结束被侵占的历史。

我们这次调研主要负责采访居住在老街里的老人,询问他们有关广州湾时期的记忆,再根据他们的讲述,对照笔记录音和相关资料,整理出口述史的文稿。这样得出的资料也许会欠缺一些严谨,但我们却忠实于从社会平凡人的角度去还原历史,至少能让历史充满血肉,带有人情味。

刚开始采访的时候,因为缺少经验而没能很好地与老人的对话沟通。随着我们积累经验,采访思路逐渐清晰,老人们清楚我们的来意后,转而乐于与我们讲述有关当年的事情。

有一位林爷爷,被问及年龄时竟露出了迷茫的表情。”可他还记得广州湾时期,法国人最初住在东营(即是在现在的麻斜渡头),后遭到郑姓村民的反抗,被迫到西营买地皮建房屋。林爷爷回忆说,相对于日本人,法国人还算是比较讲理的,不怎么打人抢东西,不过,当时法国人驻扎的街道禁止路人行走,如果有人硬要闯进,就会被抓去打。日本人就不同了,他们到处乱抢,见鸡抓鸡,见猪杀猪,见人抓人,让人很是气愤。林爷爷十来岁就没有了父母,与弟弟相依为命。当时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在田地里挖别人收获后漏下的番薯。到了十四五岁,便开始在街边给别人递烟筒。在农村赶集的日子里,他给那些在街边卖猪肉、卖虾的小商贩递送烟筒,以此来换取少许猪肉、虾等食物。就这样过着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一直做到了二十岁。

另有一位八十多岁的林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地下党的感召下,于1944年加入了共产党的游击队的经历。当时他才十几岁,入队的仪式很严肃,新队员们在纸张上按了手印并宣誓,然后每个人能分到一些糖吃。革命的过程是艰辛的,为了提高隐蔽性,他们都是在夜间开展工作。而在白天的时候分散休息。有的队员睡在农村的祠堂里,有些睡在田边大树下。每次行动都会有暗号,暗号随情况而定,有时候是打手电筒,以灯光为暗号,有时候就是吹口哨。由于物质匮乏,条件简陋,游击队没能配备枪支,他们用的枪支弹药大多是夜里去地主家借,或是缴获日本兵的。作为通讯员的他为了躲避敌人的跟踪,有时利用赶牛作掩护来送信。

通过采访,我才知道从小到大不知走过多少遍的寸金桥,以前是广州湾的边界,寸金桥的往赤坎方向是法国人的地盘,桥的另一边便是中国人的地盘。而这座桥的建成与黄略村村民的抗法斗争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了解到,大商绅陈学谈不仅创办了培才中学,而且乐善好施、善待家丁女仆。

老人们回首当年艰苦的生活境遇时,情到深处,眼角不由得湿润。而在一旁记录的我,不禁为他们过着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而心酸,更佩服他们历经坎坷后,还能如此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否填饱肚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决定他们的生死,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只有当下,没有未来——这也许是现在的我们永远也不能理解的。我不由得开始思考,如果拿当下的年轻人所抱怨的各种困难与这些老一辈的过往相比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现在,我们的年轻人是不是太脆弱了呢?

走在目前仍保留法国特色建筑的老街上,鞋子和那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却显凹凸不平的石头摩擦出一阵阵“吱吱”声,似乎向我们述说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些经历近百年风风雨雨的老街,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广州湾到湛江的变迁,老街已因新城区的发展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广州湾时期的种种历史记忆,我们怎能忘却?而同老街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的老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少。我们的采访就是在和时间赛跑,能多采访一位老人,便能多一份朴实的记录。

老人们虽与我们素不相识,但很乐意有人能够跟他们说话、聊天,使他们不再感觉到孤单。与老人的交谈中,我渐渐感悟到“倾听”是化解到之前所担忧的“代沟”最有效的途径。而在他们的心中,过多的物质远没有一句问候来得温暖。

连续一个月顶着大太阳在老街上的走访,我不仅加深了对湛江广州湾时期的了解,而且从老人们的经历中,受到了人生的启发。在我们的采访小组中有一位是海大的学姐为参加这次活动而推迟回家,每次采访时,她都得早上6点多起床,从海大主校区赶到霞山。当被问到是什么原因让她坚持下来时,她说“读一所大学,就是读一座城市,参加这个活动,能让我深入品读湛江这座城市。”

湛江,她虽然不是一个发达城市,可她是我的家,只要你用心挖掘,就会发现她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广州湾这个湛江曾经的代名词,已然内化为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0
  2. 2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0
  3. 3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0
  4. 4 小区商业街扰民问题引关注,物业回应整改措施0
  5. 5 省老促会调研组到我市调研 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0
  6. 6 前三季度廉江核电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1号机组冷却塔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冷却技术实现突破0
  7. 7 湛江交管支队开展新招募交通志愿者岗前专项培训0
  8. 8 十五运会湛江赛区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0
  9. 9 黄坤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0
  10. 10 我市举办班主任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班0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