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一彪讲述当年抗日故事。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1日,记者采访了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原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黄一彪,这位91岁的老人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希望后辈谨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国仇家恨】过年时父亲被日军残杀
“日军当年残忍杀害了我的父亲,最后我们连他的遗体都没找到,国仇家恨让我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每次遇上和日军交战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勇敢。”
黄一彪是广东惠阳淡水镇坑梓村人。他的父亲是一名爱国华侨,在南美洲做生意,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可黄父忘不了祖国,总想叶落归根。于是,1929年,父亲带着6岁的黄一彪回到了家乡坑梓村。但是,日本侵略者的到来——1938年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宁静的生活。
17岁,黄一彪在惠阳淡水镇一所中学读初二。那年回家乡坑梓村过年时,村子被100多名日军包围,村里鸡鸭牛羊、年货粮食都被洗劫一空,“日军抢杀掠夺无所不为,好凶残!”黄一彪曾劝父亲出去避难,但父亲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应该不会被日军为难,就留在村里看家。
谁知后来,村里几十位留守老人被日本兵用枪逼着,扛运从村里扫荡来的大批物品回据点。担着东西走了几里路后,日本兵又命令黄父把抢来的物品运过河,但做生意出身的黄父不会撑船,又惊又怕、手忙脚乱导致船在水里猛打转。日本兵见状大怒,恶狠狠地猛起一脚,把黄父踢下河,并残忍地向正在水中挣扎的黄父开枪……“当晚,闻讯过来寻尸的我们沿着河一路哭一路找,可怎么也找不到。”
父亲死后次日,日军飞机又把黄一彪就读的学校炸了,不久黄家开的店铺也被抢个精光。黄一彪家破人亡、无书可读,后在共产党员老师的介绍下,1943年毅然参军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