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广州湾乐善堂亟待修缮保护

2014-10-08 16:3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凯杰 梁政海

    乐善堂是行善堂

    乐善堂的碑记,是五大会馆商人捐资建设该堂的见证。作为一个公共慈善的平台,乐善堂不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堂式建筑,也可见其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利国利民,是早期的民心工程,在别处也少有。乐善堂能够利用各大会馆义款,在社会救济难民,为流浪者提供衣食、抬尸殓棺,免于社会出现不良现象。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相继沦陷,徙迁难民大量涌入法殖广州湾,人口剧增,困难重重,面临着出现大规模的饥荒,为解决难民的温饱问题,代表五大会馆形象的乐善堂,紧急进行布施赈济工作,向难民及市民派发从泰国、越南运回的大米,也大量煮饭、粥向人们施舍。随之当年的商贾陈学谈也建立了多间难民食堂,免费为难民提供饭食,若发现街上出现难民不幸身亡的尸体,乐善堂工作人员便收殓。

    对研究广州湾历史起作用

    记者来到乐善堂,纵观整栋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空地),为两层结构中式建筑。乐善堂整体建筑,庄严恢宏。全部建筑材料均是红砖砌筑,墙面窗头盖顶饰以半圆形花卉图案,朱漆红木大门附设拖栊,门墙设楹联上下层两幅,由当地名贤题书。山墙为屹突式结构,屋脊两侧用龙虎形云纹雕塑。后楼拱形走廊,庭院前由高墙围绕,正院门是由名师设计的类似圆明园建筑结构装饰,拱圆顶饰以唐草图案浮雕,美观大方,小筑楹联一副。庭院植有高大槟榔树,好像一座南国风格古楼。

    有研究广州湾历史的学者表示,乐善堂佐证古时的慈善事业乃至近代史上的地方慈善机构,对研究广州湾历史起到一定作用,是湛江现存不可多得的一处不可移动的文物旧址。希望早日修缮,得到保护,成为湛江市一处人文一日游的古建景观。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