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感性与理性的交汇
欧武微信的个信留签名是:“我始终相信鱼和狗是可以通婚的。”
每当他在画室里画画,至人鱼两忘的境界,画室里总有一只叫“番薯”的狗忠实地陪伴着他。鱼,优雅,自由,百媚千娇;狗,忠诚、憨厚、温暖,都是他心中的圣品。
欧武的童年是孤独寂寞的,自小丧父的他,像乡下的一只流浪狗,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是在江边游泳,抓鱼,“水里的鱼多么自由、多么快乐,我要是变成一条鱼就好了。”这是他常有的想法。长大后,他在广州学艺,师从陈永锵老师研习绘画,并得方楚雄老师悉心指导,他画的鱼,既得陈永锵画鱼之法,又破了此法,注入了更多自己的创造和才思。艺术有互补性,是否因为成长中有太多的灰色,他笔下的鱼才如此艳丽?是否因为性格的孤僻,才成就了金鱼的灵动、龙鱼的霸气、斗鱼的狂野?
率真的欧武始终相信艺术与艺术家的内心是呼应的,所以,创作的时候,他会力排身外挂障,尽量让心意合一。比如,他会喝杯小酒,借着微薰的酒意,脱去上衣,拿起画笔专注地画一会,然后再坐一会,听着音乐,看看画,或和友人聊几句。看似很随意,实则随兴而起,兴尽而息,每有妙处,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孩子般天真灿漫地笑起来。
“勤勤力力有得食”是欧武时常挂在嘴边的激励语。他对艺术近乎狂热的态度,时常让家人和朋友担心他的身体,“做雕塑,画画,天天都熬到凌晨三四点才睡,第二天上午又开始做雕塑、画画,像一台不知疲乏的机器。”说起欧武对艺术的痴迷,欧太阿兰又心疼又无奈。
“做艺术,单有天份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学习和勤于耕耘,这些素质欧武都具备了。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艺术升腾的希望,看到了新一代艺术家的成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说。
欧武说,他就是要当一个艺术信徒,倾毕生之力践行一个艺术理念:做到最好,做到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