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家认真授课,孩子们认真学习。记者 刘金凤 摄
湛江新闻网讯:10月17日是中国首个“扶贫日”。时逢周五下午,湛江市书法家协会的两位老师来到廉江市高桥镇中心小学给孩子们上书法课,自从5月19日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在该小学开设书法法趣班以来,已经开设了两期书法兴趣班。走进校园,最令人羡慕的是朝阳广场的几棵大榕树,树冠像把巨伞,郁郁葱葱,学生在榕树下玩耍,看书。高桥镇中心小学有学生339名,主要来自高桥村的11条自然村。2013年,湛江市地税局定点帮扶高桥村之前,这还是一所校舍破落遍地黄泥的学校,本着物质扶贫与智力扶贫并重的理念,扶贫单位筹集了70多万元帮助学校建设朝阳广场,修缮教室,建设图书室并赠送各类书籍、教具、文具一批。
环境改善了,师生们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今年5月,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响应市委市政府“送文化下乡”的号召,在高桥镇中心小学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遂决定以该校作为试点,自酬资金开设书法兴趣班,每周五由两名书法家不辞辛苦驱车上百公里到学校亲自执教。为了让书法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滋养更多的乡村学子,参加授课的书法家制定了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汉字笔划、结构、偏旁部首的写法,给孩子们现场点评,并让他们创作作品,进步大、有天份的孩子则进行提高班,由提高班的老师根据其特点进行字体训练。
10月17日这天,到中心小学授课的是书法家涂乃光和黄健文,两人分别教授提高班和普通班。他们带来了60套笔墨纸砚,之前书法班开班给学生准备的100套已经发完。
赤坎书协主席黄健文开始给普通班的孩子上课。点评上期作品、示范、练习颜体……阳光映着窗棂,照亮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他发现,班上又新增了几名学生。
“这个学期我授课4次,每次都会增加新面孔。”黄健文在课间休息时告诉记者。显然,这所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对学书法的热情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9月份开学时,普通书法班只有30名学生,现在已经达到50人,加上提高班的学生人数达到90余人。
“不断有孩子要求加入,有些甚至是家长带孩子来说情的。由于教室空间有限,学员太多两位老师也顾不过来,学校只好控制人数。”高桥镇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杨桥升说,而记者也发现,上书法课时,教室外有一群认真围观的孩子,一些没课的老师也在一旁听。
“农村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书法,很珍惜学习书法的机会,学得很认真,进步也很大,其中不乏很有书法天份的苗子。”黄健文说。
杨桥升说:“自从书法家们在学校开设书法课,校园里就飘着暖暖的翰墨香,燃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情,这对师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文化层次和品位都会有正向影响。”
下午5:20分,书法课结束,孩子们留下带着墨香的作品,手上沾着墨香高高兴兴地回家。









